高中地理

读中世纪穆斯林统治的地区图,回答12题:    
  
12.(1)图中是           宗教的分布区,它的发源地在           
(2)7世纪到13世纪是此宗教发展的辉煌时期,那时它扩散到       洲、       洲等地区。它的扩散形式以     扩散为主,     扩散为辅。此宗教的扩散与       的扩张相一致的。
(3)图中阴影区域内     (矿产)丰富,其储量和产量均占世界首位,主要输往               等地。这体现了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            的特点,以及此资源生产和消费的         
(4)此宗教三大圣地之一的            ,也是                教的圣地,20世纪4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事件的原因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图和材料,回答11题。

材料: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建筑设计风格不仅融入了地方的传统文化特色,而且许多建筑的结构设计也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
11.上面三种传统建筑都采用了用木桩或水泥柱将房屋架起来的方式,但它们的设计目的是不同的。请结合你所学的地理知识,简要说明这样设计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7年天津39]环渤海地区被规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

材料一
妈祖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海上渔民和船工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是我国沿海地区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最早出现在福建的湄州。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3)妈祖文化由湄州流传到甲、乙、丙沿海地区的现象称为           。妈祖分布在天津、上海、广州的共同自然环境条件有哪些?

来源:文化景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两幅文化景观图,分析回答:


A                                           B
(1)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              ,利用          加以创造出来的。
(2)A文化景观的名称是:             ,与该文化景观齐名的我国文化景观还有(写
出两个名称):                                      
(3)B是梯田,该文化景观与人类        活动相关,而A则是人类       的产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7年上海)物质文化直接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和影响,非物质文化也被环境打上深深的烙印。填写表格中文化景观所属的文化区名称以及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文化
景观




所属
文化区
江南水
乡文化区
 
 
 
所受地
理环境
的影响
  位于我国江南平原地区,受亚热带季风影响,降水丰沛,河网密布,适宜于人们采用水路船运的出行方式
 
 
 

 

来源:文化景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顾世界和中国古代文明史,并结合下图回答:
(1) 世界 ( 东半球 ) 四大文明发源地各是 :   洲的 A      、 B    、C   ;和   洲的 D    。它们兴起的共同自然条件有             
(2)四大文明发源地从空间范围覆盖上又可以说是四大    , 其共同的物质景观有              

来源:文化景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2009山东30]图为台湾中部山区某乡村旅游区示 意图。读图回答下刊问题。
(1)分析该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中所示乡村观光点,你认为旅游区内可以开展哪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

来源:旅游活动与环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茶马古道是“连接川滇藏,延伸人不丹、斯里兰卡、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的古代贸易通道。起源于我国西部汉藏民族间的一种传统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往来,积淀着唐代以来近2000年的历史。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省区中,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景点有                                  (不少于2个),文化遗产有                                           。(不少于2个)
(2)简要分析我国“茶马古道”旅游开发的不利条件                                
(3)你对“茶马古道”旅游开发有何建议?

来源:旅游活动与环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天津北部山区开发了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果蔬、吃农家饭等。
山区农家乐旅游活动吸引城市游客的原因是;这种旅游活动对区域文化的积极影响是;若游客数量大幅度增加,旅游管理部门应根据,合理控制游客数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欣赏下列景观时,怎样才能达到最佳观赏效果?
(1)蓬莱阁“海市蜃楼”  (2)钱塘江大潮 (3)庐山瀑布  (4)人在画中游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8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9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读图8、9,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问题。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地区。在四大地区中,1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地区与_____   地区。
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地区与____地区向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图2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来源: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江以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为界分上、中、下游。读“长江流域图(图17)”,回答问题。
(1)流域开发的重点是开发流域内的___________。
(2)填写下表:

 
主要地理问题
主要治理对策
长江上游
 
 
长江中游
 
 
长江下游
 
 
来源:2009年徐州市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地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亚洲季风图(图14)”,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冬季的是图___________,A季风的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
(2)图中季风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从商品率、生产规模和机械化水平方面说明其主要特点___________。
(3)该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优势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

来源:2009年徐州市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地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图16)”,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___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2)A城市比C城规模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
(3)由于在山区的E地发现煤田,准备在F镇建钢铁厂,则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

来源:2009年徐州市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地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