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
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天体及天体系统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系及八大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自转的特征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
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
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图示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和五带的形成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人类宇宙观念的发展
宇宙探测
地球的普通性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锋面系统与天气
气压系统与天气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天气图
保护大气环境的意义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意义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海水温度和盐度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洋流的概念和类型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洋流的成因和地理意义
海洋环境问题以及保护措施
地壳的物质组成
矿物和岩石的关系
三大类岩石的成因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板块构造学说和板块构造示意图
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地壳物质循环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气候类型的判读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表现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乡村和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形成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主要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灾害防治
新能源的开发
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现状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人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
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城市地域结构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
互联网等电子传输手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城市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金融和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
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全球性和地域性
环境问题的后果
环境问题的本质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环境问题与人口、资源问题及发展的相互关系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与国情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
中国的领土组成
区域地理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
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环境问题的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大都市的区域辐射功能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
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常用地图投影及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
遥感的基本工作原理
遥感图像在地图制作中的作用
遥感的主要功能
GPS的基本工作原理
GPS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GPS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
GPS在导航领域中的应用
GPS在军事、野外勘探等领域中的应用
GIS的基本功能
地图数字化的基本方法
GIS软件中建立数据表
GIS软件中改变图层显示的方法
GIS的查询方法
用GIS软件制作、输出专题地图
浏览网络GIS地图,查询有关信息
3S技术的综合应用
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含义
宇宙与地球
宇宙
“宇宙大爆炸”假说的主要观点
恒星演化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意义
天球坐标系简图
星图
星空季节变化的基本规律
太阳系和地月系
太阳的圈层结构
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月球概况及其运动特征
月相图
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地球的演化
地质年代的划分
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壳运动
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海陆分布及地表形态特征的原因
地表形态的变化
地表景观图
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底地形图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海洋开发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
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风暴潮的成因及其危害与应对措施
海啸的成因及其危害与应对措施
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海洋权益
内水、领海和毗连区的概念
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
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内涵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
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
旅游点的选择和合理的旅游路线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旅游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现代旅游的特点和要素
城乡规划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中外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城乡分布、规划
现代城市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
村镇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
如何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项目选址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城乡规划中工业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城乡规划中农业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城乡规划中交通运输业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城乡规划中商业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城乡规划中文化业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城乡人居环境的基本评价内容
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
居住小区的环境特点与结构功能
商业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不同的城市交通网络的特点
文化设施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台风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寒潮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干旱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洪涝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自然灾害、防灾与减灾
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信息技术在灾害预测、灾情监测评估中的作用
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环境保护
环境与资源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非可再生资源耗竭采取的相应措施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环境污染与防治、管理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

服装加工业是南非重要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2000~2009年南非服装加工业的国际订单量和就业人数都出现了减少趋势,为此政府拨款帮助企业提高服装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就业人数在2010~2014年稳定下来,并在2015年后实现了增长。据此完成3~5题。

3.2000~2009年南非服装加工业就业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成本高,国际竞争力弱

B.

自动化普及,劳动力需求减少

C.

产业结构调整,服装产业萎缩

D.

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供应不足

4.南非服装加工业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的制约因素有(    

①企业资金 ②服装订单量与款式变化 ③原料供应 ④企业现有设备与工人技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2010年以后南非服装加工业就业人数变化的原因是(    

A.

产品种类多样化

B.

政府为企业提供就业补贴

C.

自主品牌国际化

D.

自动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来源:2021年新高考辽宁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更新:2022-05-1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某年11月,华北一气象站(位置见图1)测得锋面过境前后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数据,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锋面过境时,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A.

暖锋影响,气团加热

B.

风速增大,大气对流加强

C.

水汽凝结,热量释放

D.

地形影响,气流下沉增温

2.此次夜间突发性增温可能导致当地(    

A.

空气污染加重

B.

出现雾和霜冻现象

C.

道路表面湿滑

D.

作物呼吸作用减弱

来源:2021年新高考辽宁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更新:2022-05-1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读图9,回答第14、15题。

14.喀麦隆(    

A.

地处东非高原,最高峰超过4000米

B.

沿岸主要受寒流影响,多海雾

C.

铁路线贯穿南北,与山脉平行

D.

禁猎区数量多,加强物种保护

15.2018年9月,连接喀麦隆克里比和巴西福塔雷萨的国际直连海底电缆全线贯通。该电缆由中喀两国企业合作修建,全长约6000千米。为保证海底电缆安全运行,需重点防范(    

A.

大西洋洋中脊地震

B.

印度洋海啸

C.

环太平洋火山

D.

北冰洋浮冰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北京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2-05-0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舟山群岛位于浙江省北部海域,主要地貌为山地丘陵。读图8,回答第12、13题。

8433469e4c9b7c50dd696dd801266c2.png

12.舟山群岛(    

A.

位于北纬30°附近,终年受副高控制

B.

岛屿众多,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兼备

C.

距杭州湾近,由钱塘江泥沙淤积形成

D.

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汇入黄海

13.舟山群岛传统民居外形低矮,屋檐短,窗户小,建造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

植被状况

B.

地形条件

C.

气候条件

D.

水源分布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北京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2-05-0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图7为某特大城市四个地铁站(非换乘站)工作日进出站人数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1题。

11.最可能位于居住区的站点是(    

A.

B.

C.

D.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北京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2-05-0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研究表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或空气污染等情况可诱发部分人群血压升高。图6为北京时间2021年5月16日20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0题。

10.次日上午,对高血压人群来说(

A.

甲地天气阴沉,不适宜锻炼

B.

乙地气压稳定,可正常活动

C.

丙地降温显著,应添加衣物

D.

丁地雾霾加剧,宜佩戴口罩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北京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2-05-0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M县在制定县域内精准扶贫方案时,规划将某个村实行生态搬迁。读图5,回答第8、9题。

8.考虑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该村最适宜选址在(    

A.

B.

C.

D.

9.搬迁后,该村适宜重点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是(    

A.

开采矿山

B.

放养牛羊

C.

种植棉花

D.

水上漂流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北京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2-05-0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某科考队在我国暖温带某山地开展垂直自然带植被调查。图4是部分树种随高度出现的次数变化图。读图,回答第7题。

7.图中为针叶树种的折线是(    

A.

B.

C.

D.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北京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2-05-0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读图3,回答第5、6题。

5.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A.

甲乙丁丙

B.

乙丙丁甲

C.

丙丁甲乙

D.

丁乙丙甲

6.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    

A.

B.

C.

D.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北京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2-05-0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图2示意北纬27°附近部分地点某年的平均气温。读图,回答第3、4题。

3.影响图中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

海拔高度

B.

大气环流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

4.某地理小组连续多日在该纬线附近同一地点用木杆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记录的木杆影长数值先增大、后减小。该小组测量影长的时间段是(    

A.

立春-惊蛰

B.

芒种-小暑

C.

白露-寒露

D.

大雪-小寒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北京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2-05-0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图4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19~20题。

19.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A.

偏南风

B.

偏东风

C.

偏北风

D.

偏西风

20.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A.

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

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C.

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

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来源:2019年海南卷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2-05-0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16~18题。

16.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

地下水

B.

大气降水

C.

冰川融水

D.

冰雪融水

17.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A.

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

生活用水量大

C.

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

生产用水量大

18.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A.

森林

B.

草原

C.

荒漠

D.

湿地

来源:2019年海南卷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2-05-0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钻井

A.

未穿透地壳

B.

深达莫霍面

C.

已穿透岩石圈

D.

即将穿透地幔

15.该钻井深达8 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

A.

侵入岩

B.

喷出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来源:2019年海南卷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2-05-0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图3)。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镇位于

A.

海南省

B.

广东省

C.

浙江省

D.

山东省

13.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

A.

寒潮

B.

台风

C.

泥石流

D.

冰雹

来源:2019年海南卷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2-05-0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超联赛)2018赛季共有16支球队参加,每支球队至多有4名外籍球员。据此完成10~11题。

10.某支中超联赛球队中的外籍球员多为巴西籍,该球队为巴西籍球员配备的翻译人员宜熟练掌握

A.

德语

B.

意大利语

C.

法语

D.

葡萄牙语

11.中超联赛大结局阶段,巴西实施夏令时(时间提早1小时)。11月11日中超联赛最后一轮开赛时间是15时,此时巴西首都巴西利亚(西三区)夏令时为

A.

11月10日4时

B.

11月11日3时

C.

11月11日5时

D.

11月12日1时

来源:2019年海南卷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2-05-0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高中地理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