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主要是指由于土地过度利用或水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介于
沙化与非沙化土地之间的一种退化土地。2005年我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为31.86万
km2,其发生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如右图中圆点所示。

(1)下列地理现象,可指示土地荒漠化的是
(   )
A.地表反射率降低   B.众多的沙丘固定
C.土壤质地疏松    D.生物生产力下降
(2)防治土地沙漠化需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
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在干旱区沙漠边缘的绿洲,适宜的措施(   )
A.大力种植以乔木为主的植被,以防风固沙   B.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C.在缓坡地带,大力修建梯田                D.修建堤坝,拦蓄上游来水,浇灌绿洲
(3)读右图判断,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其大致比重是(   )
A.耕地  92%      B.草地  68%        C.耕地  23%        D.草地  78%

来源:环境保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我国五大湖区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东部平原湖区与青藏高原湖区的很多湖泊面积缩小,请分别分析其原因。
(2)东部平原湖区湖泊面积减少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3)云贵高原湖区气候湿润,但湖泊相对较少,请分析其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沿赤道附近某纬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题。

若A范围内生态遭大规模破坏,则易导致(   )

A.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B.紫外线增强,皮肤癌多发
C.植被减少,地下径流增多 D.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表,完成1~2题。
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m2

转化来源
湿地类型
旱田
城镇用地
工矿用地
草地
其他
河渠
489
-7
0
235
48
海涂
43
-155
-2027
0
17627
水库坑塘
25657
-33
-211
5694
926
水田
76
-793
1053
0
0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A.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B.

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

C.

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塘     

D.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2.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

A.

物种多样性的有所减少

B.

水鸟栖息地减少

C.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

湿地面积减少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的雪冠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据此回答第4题。

4.关于乞力马扎罗山峰顶雪冠逐渐消失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雪冠逐渐消失主要是因为乞力马扎罗山距离赤道近,气温高
B.雪冠逐渐消失主要是因为大气环流异常,导致山顶降雪量锐减
C.雪冠消失将对这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
D.雪冠减少能给山麓地带增加更多水资源,森林将四季繁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推动健康有序的木材生产与贸易,使森林得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的经营,中国正在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建立世界森林认证体系。这项工作的主要环境意义是(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美化环境   ③维护生态平衡   ④防风固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轮廓图,回答问题。

(1)以甲为代表的“///”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人为原因主要有                                                               
(2)丙所在的地形区是                   。这个地形区中的大城市由于空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形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                                   ,当地能源结构的特点是                                              
(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多雨,加之人类                                         
等不合理的活动,使这一地区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4)丁地区各城市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海洋、森林并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的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被喻为“地球之肾”,湖泊、沼泽、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都属于湿地范畴。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观点正确的是(   )
①湿地是具有重要经济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 ②为了增加当地种植业收入,应将天然湿地围垦造田③在湿地生态环境中,水生植物、鱼类及软体动物、鸟类等形成食物链 ④湿地的减少对当地的气候、蓄洪防洪有影响,但不会对污染物降解产生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影视(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谈水资源   D.扩大城区的理想用地
来源:湿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够合理的治理土壤退化的措施是( )

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分解
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
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
D.江南丘陵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图”。试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建议。
 

来源:环境保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
来源:环境保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我国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不法分子大量盗猎藏羚羊,可能导致(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严重
C.生态平衡的破坏 D.当地局部气候变暖
来源:环境保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峡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洪涝灾害多发 B.污染加剧
C.生态失调 D.全球气候变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人类活动不属于趋利避害目的的是( )

A.在内蒙古草原上大量开荒种植粮食
B.在黄土高原上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C.在浙江沿海修建海塘抵御海浪侵蚀,保护海岸
D.在澳门有计划地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所起的作用有( )
①根本改变气候状况           ②对水文状况几乎没有影响
③能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  ④能够保持水土,减少流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