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海绵城市(下图所示)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地区中,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图示事物主要作用(    )

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C.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建设城市绿地采用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主要作用是(    )

A.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B.降低降水造成的水土流失
C.减轻土壤的盐渍化现象 D.加强生物和环境多样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问题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日,湛江市政府提出了打造“海绵城市”的口号。海绵城市(下图所示)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地区中,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图示事物主要作用

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深层地下水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C.河流、湖泊可以调节多雨期和少雨期的降水量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建设城市绿地采用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主要作用是

A.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B.降低降水造成的水土流失
C.减轻土壤的盐渍化现象 D.加强生物和环境多样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题。
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①用水量大 ②降水丰富 ③干旱少雨 ④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    ②国内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水    ④循环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绵城市(下图所示)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地区中,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图示事物主要作用(    )

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C.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建设城市绿地采用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主要作用是(    )

A.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B.降低降水造成的水土流失
C.减轻土壤的盐渍化现象 D.加强生物和环境多样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

上图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A.降水少 B.气温低
C.用水量大 D.地下水补给少

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    )
①大气降水补给    ②地下水补给      ③冰雪融水补给      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图为“藏水北调”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冰期长,含沙量小
C.侵蚀作用强烈
D.上游流量大于下游

关于“藏水北调”工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能诱发沿线地质灾害
B.只解决西北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C.可能导致沿线生物多样性减少
D.大部分可以自流

该工程建成后,对西藏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状况 B.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
C.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率 D.改善其航运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1990年和2013年某地区耕地水分亏缺状况变化图,反映该地(   )

A.耕地面积减少 B.耗水作物面积缩小
C.水资源总量增加 D.水土资源匹配变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问题题。
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①用水量大 ②降水丰富 ③干旱少雨 ④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    ②国内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水    ④循环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问题题。
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①用水量大 ②降水丰富 ③干旱少雨 ④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    ②国内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水    ④循环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C省加速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建设,将全面建成江淮互通、河湖相连、库瑭多点的水资源配置格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多少,按照行政区将该省分为:丰富、较丰富、中等、较缺乏和缺乏区,图中代表丰富区的是(   )

A.I B.II C.III D.IV

C省实施调水的地理背景为(   )

A.降水丰富但过境水资源少
B.水资源分布总体南多北少
C.河流沿岸人均水资源丰富
D.水资源平原缺乏山区丰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 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 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目前中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描述正确的是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解决该国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②海水淡化 ③跨流域从他国调水 ④改进灌溉技术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我国欲支援一批农业机械设备到该国,选择的最佳海运路线及季节是

A.马六甲海峡 冬季 B.霍尔木兹海峡 冬季
C.马六甲海峡 夏季 D.霍尔木兹海峡 夏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区域,“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所产大米,清朝居贡米之列……”。图中的沙湖集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是著名旅游景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近年来,当地逐步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最有可能是因为(  )

A.生态环境恶化,水稻品质下降
B.市场环境变化,需求量减少
C.次生盐碱化严重,不适宜种植
D.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用水量加大

沙湖能在一片沙漠广布区历经几十年仍没有消亡 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降水丰沛,水源丰富
B.常年受西北风影响,沙丘向南移动
C.地壳缓慢沉降,地下水不断补给
D.海拔高峻,冰碛物壅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资源限制度是表示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适应程度,数值越大表明水资源限制性愈强。读2000和2010年中国水资源限制度图,完成下列各题。

2000~2010年期间,我国水资源限制度变化表明

A.人口超载地区在减少
B.水量盈余地区在减少
C.多数省份水资源短缺
D.人水平衡关系趋于紧张

下列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度的措施有

A.采取开源与节流等措施增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B.科学引导人口由水资源超载地区向水资源盈余地区迁移
C.在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地区要平均分布人口
D.缩减工业规模,禁止人口向水资源超载地区流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