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水浇地是指除水田、菜地外,有水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望天田是指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区耕地利用结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推测,A最有可能是(   )

A.吉林 B.上海 C.新疆 D.贵州

有关解决我国“望天田”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发展灌溉排水系统
B.进行规模化人工降雨
C.实施高效的旱作农业
D.调整耕作区的种植结构

关于图中各省区耕地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南因为降水少,旱地的面积较大
B.在各省区中西藏的水浇地面积最大
C.福建气候湿润,水田面积居各省区之首
D.安徽的耕地结构主要与降水有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读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上的共同问题有(   )

A.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B.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C.水污染严重 D.利用率过高,缺水严重

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A.河流径流量较小 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C.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 D.灌溉用水量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而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是

A.长江三峡 B.南水北调
C.西气东输 D.西电东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北京时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时,下列判断最可能的是

A.伦敦(0°5′0" E)居民已看到日出
B.拉萨(91°06′E)气温达一天中最高值
C.纽约(74°0′0"W)居民已进入梦乡
D.悉尼(150°53′E)居民正享受晚餐

图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总干渠在通往北京、天津时均采用了涵管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占用耕地 B.缩短输水路线
C.减少渗漏和蒸发 D.避免动物饮水

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后对沿线带来最不利的影响是

A.耕地面积缩减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水土流失加剧 D.土壤盐碱化加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谚“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描述的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可引起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C.印度低压 D.阿留申低压

下列现象或措施中,有利于缓解该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的是
①台风登陆     ②南水北调      ③夏季风较强     ④适时进行人工增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读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上的共同问题有( )

A.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B.利用率过高
C.水污染严重 D.水资源浪费严重

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A.河流径流量较小 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C.灌溉用水量大 D.降水量较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2009年2月旱灾(阴影区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受此次旱灾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A.水稻 B.甜菜
C.春小麦 D.冬小麦

缓解该区域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工业用水量   ②发展节水农业
③大力开发地下水   ④实行跨流域调水
⑤培育耐旱作物品种   ⑥迁移人口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秘鲁南部的沿海地区一个距海岸仅 0.5 公里的山坡上,有一张长 12 米、高 4 米的大网,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A.积雪融水 B.冰川融水
C.雾气 D.雨水

此地该种水资源非常丰富,与其影响因素关系不大的是

A.山地冰雪 B.海风
C.下垫面状况 D.洋流

以下地区可以借鉴此方法获取淡水资源的是

A.我国西北地区 B.非洲撒哈拉地区
C.澳大利亚西海岸地区 D.南美巴塔哥尼亚地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洋暖池又称热库或暖堆,一般指的是热带西太平洋及印度洋东部多年平均海表温度在28 ℃以上的暖海区。下图表示大洋暖池的一部分,图中曲线是海水等温线(单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与暖池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A.太阳辐射 B.热量交换
C.信风吹送 D.海底火山活动

关于图中暖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暖池的存在使A岛气候更加湿润 ②暖池水面整体高于同纬度该大洋东部 ③暖池中心区存在南北移动的现象 ④暖池所在海域降水较多且多为台风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而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是

A.长江三峡 B.南水北调
C.西气东输 D.西电东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为世界某地区地形分布图,乙为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 网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图甲中A河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河流下游含沙量较小 B.该河流7月处于枯水期
C.该河流初春会出现凌讯 D.该河道总体左岸较陡,河道较深

图乙中人们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

A.冰雪 B.冰川融水 C.雨水 D.雾气

乙图设施最可能位于甲图中( )

A.A地 B.B地 C.P地 D.Q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0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下图为河口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

A.涨急时刻 B.涨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C.落急时刻 D.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

A.向上游移动 B.向下游移动
C.在原地不动 D.向上游和下游皆有可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种有灌木、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雨水花园首先直接影响水循环的

A.降水 B.水汽输送 C.蒸发 D.径流

图中暗管的作用是

A.及时吸收下渗的雨水 B.收集可利用的地下水
C.及时排出下渗的雨水 D.加速地下水的净化

下列城市最适宜大面积发展雨水花园的是

A.北京 B.乌鲁木齐 C.兰州 D.呼和浩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