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在内蒙古北大山地区首次发现一种花岗岩形成的“石林”景观,花岗岩石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m左右的一些山脊上,完成下题

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
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7日,云南省普耳市发生6.6级地震,烈度为8度,震源深度5千米,地震共造成324人伤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云南地震灾害及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云南发生地震属于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
B.云南多发生地震灾害是因为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地震发生时所在地捕鱼的渔民先感受到船只上下颠簸,后左右颠簸
D.地震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

下列各因素与地震损害程度有关的是
①震级大小       ②建筑结构         ③震源深度       
④地质构造       ⑤震区经济发展水平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驴友驱车前往我国华北某山区,发现一处由花岗岩形成的“鲲鹏落草原”景观(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鲲鹏落草原”景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
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该驴友发现该山北坡植被以森林为主,而南坡以草原为主,其主要原因是北坡为

A.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B.冬季风的迎风坡,雨雪较丰富
C.阳坡,光照充足,热量条件较好
D.阴坡,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南半球某河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河段

A.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B.堆积岸位于曲流西岸
C.沙洲甲将与东岸相连 D.古民居多分布在东岸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向斜、背斜、断层 B.断层、向斜、背斜
C.背斜、向斜、断层 D.背斜、断层、向斜

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降—沉积—褶皱—断裂—岩浆侵入
B.沉积—地壳下降—褶皱—岩浆侵入—断裂
C.地壳下降—褶皱—沉积—断裂—岩浆侵入
D.沉积—地壳下降—岩浆侵入—断裂—褶皱

丁处山岭的形成原因是

A.沿背斜顶部裂隙侵蚀而成
B.因向斜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C.因背斜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D.沿向斜槽部裂隙侵蚀而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处可能为变质岩
②此季节,b地区温和湿润
③c处可以看到永久性冰川
④若d地植被遭到破坏,河流三角洲会减缓向海洋延伸的速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地年均降水量比同类自然带其他分布区偏多,其原因是(  )

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更加强烈
C.位于中央山脉的背风坡
D.来自海洋盛行西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图中的四种自然景观,关于图中四种景观主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冰川侵蚀 B.②风力堆积
C.③地壳运动 D.④风力侵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血迹石”是约三亿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后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时代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分别是

A.花岗岩和石灰岩 B.大理岩和砂岩
C.石灰岩和玄武岩 D.砂岩和片麻岩

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千人石”一定具有层理构造
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B.板块之间会出现碰撞现象
C.在板块相碰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大的山脉
D.各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最稳定的地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金石是缅甸一处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的花岗岩巨石,海拔1100米。石头表面贴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7.3米的佛塔。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组成巨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该巨石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回答下题。

四地景观形成与冰川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

A.甲图上的景观(第四套人民币中的5元长江三峡最长的一段—巫峡)
B.乙图上的景观(第四套人民币中10元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C.丙图上的景观(第五套人民币的20元广西桂林漓江山水)
D.丁图上的景观(第四套人民币50元山西吉县境内的壶口瀑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属于向斜构造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所示不同的是( )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华山 D.泰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河流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内力作用有关
B.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C.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搬运地貌
D.河流地貌只分布于河流入海口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成“世界屋脊”的作用是(  )

A.外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内力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