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图甲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乙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


材料二:图丙为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1)图甲中人口分布特点是    ,本区域人口容量总体特征是    (高或低),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2)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
(3)说明地形(从海拔、坡向角度)对天山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4)简述图甲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图甲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乙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
材料二:图丙为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1)图甲中人口分布特点是     ,本区域人口容量总体特征是     (高或低),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2)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
(3)说明地形(从海拔、坡向角度)对天山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4)简述图甲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南亚和德干高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E高原的地形特征。
(2)阐释A处河流流量过程线中C、D两洪峰流量的形成原因
(3)说出图中①地自然带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4)图中②地是所在国重要农业区,说明该地在发展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5)说明图中B地农田系统中的主要水利设施的作用。
(6)简述E半岛不同区域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布局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9日02时54分在秘鲁附近海域(南辟 14.5°,西经76.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 0公里。
材料二秘鲁附近海域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

(1)地震震源位于       层以上的岩石圈。秘鲁位于       地带,属地震多发国家。
(2)秘鲁沿岸的自然带主要为       ,其分布特点有        。这种分布特点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3)试评价秘鲁沿岸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下图为世界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和从山麓到山顶的分异规律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自然带在赤道附近。非洲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没有形成该自然带,从图上估算,它的海拔高度应不低于__________米。
(2)B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它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地带主要的果树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中C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它在南半球没有分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看出雪线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赤道地区雪线比副热带地区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1220年,道教领袖丘处机西行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1)描述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6分)
(2)分别说出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名称。(4分)
(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永定河下游常处于断流状态,试说明其原因。(6分)
(4)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家口以北地区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8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一(4)问题。(28分)

(1)不同气候带下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图中反映了自然带的地域分异具有                        两种规律。(4分)
(2)甲、丙两地都在近海地区,但降水状况差异显著。试从大气运动、地形、洋流作简要分析。(12分)
(3)简要分析丁地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6分)
(4)乙所在的地理位置与珠江三角洲大体相当,但两者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各不相同,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           ,珠江三角洲农业地域类型为          。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因素是(双选):           (6分)

A.珠江三角洲平原开阔,河网密布,土地肥沃
B.乙地受大分水岭阻挡,降水较少
C.珠江三角洲人口稠密,耕作历史悠久
D.乙地地广人稀,可进行自流灌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材料一表示的是      (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材料二a、b、c、d四地气候中,全年受⑥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该气候的气候特征为                                    
(3)材料二a、b、c、d四地气候中,与材料三丙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填字母),该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材料三 某四地年气温及降水量统计资料

(4)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5)材料二中20°C等温线在大陆的西侧向北弯曲,其主要原因是受限制          的影响。
(5)材料二中20°C等温线在大陆的西侧向北弯曲,其主要原因是受限制          的影响。
(6)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甲地适宜种植棉花          B.乙地适宜发展水田农业
C.丙地河流的主汛期在冬季    D.丁地为热带季风气候
(7)有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 在f气流的影响下,北美洲东部地区温和多雨
B. g地常年受材料一中的①带控制
C. j地自然带与表格中乙地自然带相同
D. b地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发展谷物农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南亚地形分布图(图1)和该地区某城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2气候资料所示城市最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该城市所在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荒漠带
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导致该城市各月份日照时数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昼夜长短 B.海拔高度
C.正午太阳高度 D.天气状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打开绥芬河政府网站,有如下一段文字:“绥芬河,一个东北亚合作中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地方!绥芬河,一个俄罗斯人最多,总想再来的地方!绥芬河,一个文化多元、风情万种的地方!……”绥芬河市被誉为“百年口岸”“国境商都”“木业之都”,绥芬河市利用全国最大进口木材集散地的优势,积极辟建木材加工园区,主要产品销往日、美、韩、欧洲和北京、西安、福建等地。阅读下列四个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 东北某区域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   2012年绥芬河产业结构比重图

材料三  满洲里口岸贸易产品构成图

材料四  该区域沼泽地广布,下图为区域东北部沼泽地的开发方式

(1)材料一图中A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绥芬河市的气候类型是          ,并简述从海参崴到绥芬河到哈尔滨到满洲里一线气候特征的差异。
(2)阅读材料二,2012年绥芬河市产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说明其形成原因。
(3)阅读材料三,比较该口岸中俄进出口贸易产品构成的差异,并从俄罗斯产业结构、资源状况方面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4分)
(4)依据材料四,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角度简述该沼泽地利用方式有何利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乙为伊洛瓦底江①地的年水位变化图,图丙为图甲中②、③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
(2)比较②、③两地自然带的类型,并解释②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3)说出②、③两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并分析应采取的措施。
(4)目前正在铺设④地至中国昆明的油气管线,简析④地作为该油气管线起点的区位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华北地区地形图和京津冀地区一体规划图

(1)简述太行山的气候特征;说出太行山东侧自然带的分布和原因。
材料二:2015年2月26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周年。京津冀地区城际交通一体化;2014年京津冀区域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2%;在产业上北京以外迁为标志,与河北、天津签署了科技、市场等多项区域的合作协议。
(2)分析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规划对该地区工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湿地,有草甸 、芦苇等众多的动植物分布。河流纵横交错,是“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
(3)现在有人提出要对芦苇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加工,请你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述大规模开发芦苇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顶层设计规划终于亮相,新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其经济发展备受关注。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农牧业是新疆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
材料二: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示意图

(1)甲山峰北坡下半部分布着山地针叶林带、山地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高山草甸带等四个自然带。 根据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图中②是       (自然带),④是       (自然带)
(2)在甲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3)季节性积雪是牧人的生命线,牧人常说:“羊群是被雪线牵着走,不是牧人。”请分析原因。
(4)近年来北疆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提高,你是否赞成该地大面积发展棉花种植业并说出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活跃着十几万的浙江人,对沿线社会经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材料二  古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三 近年来一批浙江人在当地(虚线范围内)河谷地带承包大片农田种植棉花,然后就近加工成棉纱、棉布或衣服销售到沿线区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1)说出古丝绸之路经过的主要自然带
(2)分析在当地农工商结合发展棉花产业的区位优势.
(3)十几万浙江人活跃在当地,阐述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发达国家沿49°N的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国分布有世界著名的大河,试从该国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有利于较大河流发育的条件。(3分)
(2)图中④地附近冬季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什么?试简要说明成灾原因。
(3)据图分析说明①处附近分布有温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原因。
(4)该国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分布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