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下面问题。

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

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B.针叶林,甜菜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D.落叶阔叶林,棉花

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B.②地含沙量最大
C.③地冰期最长 D.④地汛期最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加勒比海西岸的中美地峡某山地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据图以下问题。

该山地所在地区盛产(  )

A.苹果 B.小麦
C.香蕉 D.甜菜

对该山地自然带东高西低分布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是(  )

A.光照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坡度的差异 D.人类活动影响的差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该区域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该区域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荒漠 D.亚寒带针叶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美某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当地的居民制作“捕雾网”收集水资源(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小题。

该地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该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原因是(   )

A.临近太平洋,增温增湿
B.临近亚马孙平原,水汽多
C.气候炎热,蒸发量大,水汽多
D.寒流经过,下垫面温度低,水汽凝结

下列四个地区,最适合这种水资源收集方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阿尔卑斯山的垂直地带分布示意图。读图,该山地(   )

A.山麓自然带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为背风坡和阴坡
C.南北坡自然带高度的差异属于地方性分异
D.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非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特点的主要差异,并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2)非洲大陆③自然带以北的自然带是_________,①—②—③的变化体现陆地自然带的_________分异规律,形成这种规律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3)简述C海域在国际海运上的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和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甲、丙两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带相同 B.冬季盛行风风向相同
C.河流汛期相同 D.农业地域类型相同

关于三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丙的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B.从甲到丙的变化原因是水分因素
C.丙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乙地垂直带谱的多少只决定于当地的纬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题。

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硬叶林→草原→荒漠
C.落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草原→荒漠

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

A.12月至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西部是较低的海岸山脉,东部是高峻连绵的安第斯山脉,两条山脉之间是狭长的纵谷;自然景观大致以30°S和40°S纬线为界,北部荒漠、中部硬叶林、南部阔叶林。根据智利地理位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从智利北部到南部,在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影响智利南部的气压带或风带是__________,智利南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
(2)智利是世界四大产鱼国之一,北部海域产量最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智利南部是智利重要的纸浆生产基地,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
(3)世界最大的地面天文学观测装置位于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的查赫南多尔高原,海拔5000米,该地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天文观测点。简述该地适合天文观测的大气条件。
(4)智利是世界主要的新鲜水果出口国,主要销往美国和欧洲,其水果生产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简述智利中部成为美国和欧洲新鲜优质水果供应地的自然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10分)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5分)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3分)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 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位于大陆东部

江西赣南山区生长积温与下列自然带生长积温最接近的是(   )

A.混交林带 B.落叶林带
C.硬叶林带 D.荒漠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下列各题。

自然带①→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⑦→⑧→⑨→⑩的分布规律分别符合(   )

A.纬度地带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地方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
C.干湿度和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和地方性规律

绿洲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   )

A.地带性规律
B.地方性分异现象
C.干湿度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格1分,共10分)

(1)填出自然带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
(2)该州赤道东部地区是______________高原,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_____分异规律。
(3)E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其气候的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带A→C→D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甲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图中同一自然带在不同纬度出现的海拔高度不同,主导因素是(    )

A.山脉的坡向、走向 B.水分
C.山脉的海拔高度 D.热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35届达喀尔拉力赛于2013年1月5日—1月20日在南美大陆举行。选手驾车从利马出发,穿越长距离的沙漠和山地,途经8000多千米,最后抵达圣地亚哥。从1月11日至16日,选手们在阿根廷境内展开角逐。阿根廷国土面积27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900万。其东南部畜牧业发达,牛肉大量出口到欧洲。
材料二 下图为第35届达喀尔拉力赛线路示意图

(1)比赛时选手途经世界上最狭长的荒漠带,简析该荒漠带狭长的主要原因。
(2)图中A至B赛段自然环境艰险,请说出选手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3)简析阿根廷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