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一事实说明
A.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 |
B.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
C.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 |
D.多数可再生资源,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
西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的原因是
A.牧草质量好,载畜量高 |
B.温带草原和山地草场广阔 |
C.居民以肉食为主 |
D.沙漠和戈壁滩广布 |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示意图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 )
A.正相关 | B.负相关 | C.不相关 |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
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不包括 ( )
A.地形 | B.降水 | C.风力 | D.洋流 |
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 | 光照 | B. | 水分 | C. | 坡度 | D. | 温度 |
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 | 甲地区植被退化 | B. | 乙地区沙化 |
C. | 丙地区荒漠化 | D. | 丁地区植被改善 |
地中海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战略地位重要。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简析图示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由于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不同,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的主要表现也有所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
B.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
C.在城市中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减弱噪音 |
D.在沿海地区可防止海浪侵袭,保护海岸和农田 |
图A是飞机航拍土地利用图,圆圈内为农田。图B是该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题。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最直接原因是
A.人口密度 | B.灌溉设施 | C.土壤肥力 | D.河流分布 |
影响该地每月日平均日照时间季节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昼夜长短 | B.天气状况 | C.海陆位置 | D.地形地势 |
格陵兰岛(下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说明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理由。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降雪等日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
B.P地等温线向北弯曲主要是河流因素 |
C.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主要是地形因素 |
D.图示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
关于图示地区环境问题描述错误的是
A.图示地区西北部土地荒漠化严重 | B.图示地区西南部面临河源湿地萎缩威胁 |
C.图示地区东南部水土流失严重 | D.图中河流易出现的水文灾害是凌汛 |
峨眉山植物区系是我国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生物基因库”和“仙山药园”之美誉。1984年底调查,植物5000多种,仅药用植物即有212科,868属,1655种。但是,近年来因多种原因,近三分之一植物种类受到威胁,许多种类遭受灭绝的危险,同时许多中草药的有效药用成分减少了、有毒成分也增多了。峨眉山中草药的命运令人担忧。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中“峨眉山中草药的命运令人担忧”主要是指
A.中草药种类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
B.占植物比例太小,多数植物不能入药 |
C.将无药用价值的植物当中草药植物使用,以次充好,声誉受严重影响 |
D.市场对中草药需求明显下降,导致种类减少 |
造成上题所述主要问题的人为原因中没有
A.过度掠采天然药材 |
B.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侵占野生植物的生长地 |
C.区内人类活动频繁,排污严重,水、土污染加剧 |
D.峨眉山生态保护区面积缩小 |
为保护“仙山药园”峨眉山,我们应
①保护中药生长的衍生环境;
②有计划地开采中药资源;
③加强研究,建立中草药人工养殖基地;
④严禁上山采药;
⑤大量引进其他植物区系的中草药;
⑥建立鼓励采育结合等激励机制
A.①②③⑤⑥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③⑥ | D.①②⑤⑥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
(1)简述图中A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
(2)举例说出图中所示地区的内力作用及其具体表现。
(3)依据图中信息,指出云南东川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并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云南元阳的哈尼族人利用当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改造坡地,修建梯田,在梯田上方拦腰筑沟,通过引水、冲肥至梯田,种植水稻,创造了独特的农耕文明奇观。下图为元阳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和梯田景观图。
(4)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说明哈尼人“山上种树、山腰居住、山下种田”的优点。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题。
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A. | 气温分布图 | B. | 降水量分布图 | C. | 工业分布图 | D. | 旅游景点分布图 |
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流域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A. | 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
B. | 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
C. | 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
D. | 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
3.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表一 某县土地利用构成
|
耕地 |
林地 |
草山草坡 |
湖泊 |
其他 |
1978年 |
45.2% |
4% |
8% |
2% |
40.8% |
2008年 |
30.8% |
14% |
20.3% |
10.8% |
24.1% |
表二 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
|
秸秆 |
薪柴 |
煤炭 |
沼气 |
小水电 |
其他 |
1978年 |
50.3% |
32.4% |
10.3% |
0.5% |
0.8% |
5.7% |
2008年 |
20.5% |
10.8% |
15.4% |
35.3% |
15.2% |
2.8% |
该县2008年与1978年相比,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变化特点有
①植树造林、种草 ②退耕还湖 ③土地利用以种植业为主 ④土地利用以林果业为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该地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封山育林是有效措施,但为此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A.禁止乱砍滥伐问题 | B.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 |
C.农民温饱问题 | D.水土流失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