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题。
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A. 气温分布图 B. 降水量分布图 C. 工业分布图 D. 旅游景点分布图

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流域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A. 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 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 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 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3.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blob.png

A. B. C. 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 B. C. D.

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 光照 B. 水分 C. 坡度 D. 温度

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 甲地区植被退化 B. 乙地区沙化
C. 丙地区荒漠化 D. 丁地区植被改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题

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是   

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实地考察

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图(下图),回答题。

楼兰古城在两千年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茂密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 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主要是(    )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多,土地荒漠化 D.风力侵蚀作用强

N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是(    )

A.地下水夏季 B.冰雪融水春季
C.冰雪融水夏季 D.地下水秋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             区。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据此回答13~14题。
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

A.大连 B.青岛 C.上海 D.深圳

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是
①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②阻挡海浪侵蚀海岸
③保持生物多样性            ④增加用材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按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题。

图中L河的流向是

A.由东北流向西南 B.由西南流向东北
C.由东南流向西北 D.由西北流向东南

为使图示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应建立保护区并注重

A.防治河水污染 B.保护森林资源
C.防治土壤盐碱化 D.治理酸雨危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题。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洞庭湖形态变化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角度看,洞庭湖属于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2)从图中可看出洞庭湖的面积已经_____           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保护洞庭湖的方法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图1为“我国重庆市某郊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和能源消费结构图”。
材料二:近年来,重庆采取多项措施,环境质量大为改观,并于2010年当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图2为“重庆市主城区污染物排放比例变化图”,a表示可吸入颗粒物,b表示氮氧化物,c表示二氧化硫。

根据材料一的图文资料说明重庆市该郊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漠化 D.水污染

解决重庆市该郊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近年来重庆主城区a污染物排放比例明显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
①能源结构优化
②私家车迅猛增长
③城市森林覆盖率提高
④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⑤部分工厂引进环保生产工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印度洋海啸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专家指出,为防御海啸,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除加强防波堤建设外,最重要的是尽快恢复沿海的红树林(如图所示)。据此回答题。

红树林是一种重要的沿海生态系统,其重要作用在于(  )
①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 ②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③抵挡波浪,防御海啸 ④调节水温,降低盐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红树林生命力极强,涨潮时即使遭受没顶之灾,也数日不死,下列关于红树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红树林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海洋能     ②红树林生长需要的能量来自太阳能 
③红树林生长所需要的肥力来自土壤       ④红树林生长所需要的肥力来自海洋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据此回答题。
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B.人们的过量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C.冬季风影响的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多发

防治荒漠化土地的措施主要有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题

右图C地区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次生盐渍化 C.沙漠化 D.泥石流

治理以上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大力修建水电站
C.人工增雨 D.大力发展耕作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a)”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b)”,读图完成题。

该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危害 D.大气污染

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 B.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C.主要用作生活燃料,使用效率低 D.主要用作饲料,综合利用率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