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左图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右图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
(1)左图所列国家中,1990年,我国石油进口地区中比重最大的地区是________。
(2)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我国在国内应采取哪些措施?
(3)右图中,乙烯生产比重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有________。与华东地区不同,华北地区乙烯生产比重大的因素是________。
连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于2005年12月14日下午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为管道项目在今年12月最终竣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回答27、28题。
27.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的突出优点有
A.机动灵活,运输效率高 B.投资小,运输速度快
C.损耗小,平稳安全 D.连续性强,可昼夜不停地运输
28.中哈石油管道建成后,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具体体现在
A.使我国彻底摆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
B.使我国石油进口渠道多样化,有利于保障我国石油安全
C.能确保我国获得较为充足的石油供应
D.有利于我国火电工业的发展
我国首批选定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有4个:镇海(浙江省宁波市)、岱山(浙江省舟山市)、黄岛(山东省青岛市)、大连(辽宁省大连市)。读下图回答11~13题。
11.我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的目的是( )
A.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的构成
B.减少外部环境对我国石油市场的影响
C.加快东部地区石油加工业的发展
D.石油危机时可在国际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12.我国首批石油储备基地选址的影响因素是( )
①海运条件优越②接近消费市场③国际安全需要④石化工业发达城市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3.有关维护中国石油安全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有( )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与经营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的替代产品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各国发展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近年来,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风电发展,我国已把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并制定了长期发展计划,在十几个省区规划建设风电场,其中上海、福建和内蒙古等地是重点开发地区。
1.从2001年到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变化特点是
。
2.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风能属于 ,此类能源还包括
(至少写3种)。
3.我国将上海、福建作为风力发电重点开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我国将内蒙古作为风力发电重点开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读“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
1)我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能源消费以 为主;世界能源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能源消费以 为主
2)图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3)煤炭、石油等非可再生能源不仅面临着枯竭问题,而且存在着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易导致的 危险
4)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是 ,该地的能源是 ,该种能源的利用容易导致 问题。
5)水电的优点是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圈,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
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
C.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
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
2002年—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
A.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 B.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
C.居民生活用能迅速减少 | 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
下表中四个国家某年百万吨石油当量消耗情况,回答下列各题。表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
A.德国、巴西、法国、俄罗斯 | B.俄罗斯、法国、德国、巴西 |
C.德国、巴西、俄罗斯、法国 | D.俄罗斯、法国、巴西、德国 |
从2014年到2015年国际原油不断下跌,下列关于油价下跌的影响,合理的是
①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 ②航空、物流业将受益
③相关制造业成本下降 ④利于各国节能减排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国际原油价格由2008年7月最高每桶147美元下跌到2015年1月13日每桶45美元,不断刷新近年新低。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将汽、柴油价格自2015年1月12日24时起下调。这是自去年7月以来油价连续下跌,此次油价调整已是十二次连跌。此次下调后,我国大多省区93号汽油价格重回5元时代。下表为巴西、俄罗斯、德国与法国2014年能源消费状况(单位:百万吨石油当量)。回答下列问题。
表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 )
A.德国、巴西、法国、俄罗斯 | B.俄罗斯、法国、德国、巴西 |
C.德国、巴西、俄罗斯、法国 | D.俄罗斯、法国、巴西、德国 |
下列关于油价下跌的影响,不合理的是( )
①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 ②航空、物流业将受益
③相关制造业成本下降 ④利于各国节能减排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示意某市2010~2014年GDP增长与用电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10~2014年期间,该市
A.2013年用电量最大 | B.生活用电 多于生产用电 |
C.经济总量趋于减少 | D.单位产值用电逐年增加 |
该市2010~2014年第二产业用电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产业结构调整 | B.使用新型能源 |
C.实行工休制度 | D.实行拉闸限电 |
下图为四个国家能源消耗强度(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初级能源)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反映出( )
A.发展中国家的能耗强度在逐年下降 |
B.1980年~1995年中国的能耗强度约下降了50% |
C.若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将达到美国的水平 |
D.若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仍比美国的水平高 |
我国能源消耗强度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加大科技投入 | B.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
C.新能源的大量使用 | D.生产产品价格提高 |
针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中国应采取的最根本措施是( )
A.调整工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 |
B.使用廉价、清洁燃料 |
C.加强管理、发展科技 |
D.关、停高耗能企业,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
下图为中国风电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图中我国东部沿海、北部地区风电场密布。两地利用风能资源的最佳季节分别是
A.春季、夏季 | B.夏季、冬季 |
C.春季、秋季 | D.冬季、秋季 |
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分布多,主要影响原因是
①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需求量大 ②替代能源欠缺
③开发利用难度大 ④交通方便 ⑤科技力量强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⑤ | D.③④⑤ |
图中甲、乙两地风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四周有高山阻挡,交通不便,风能利用难度较大 |
B.乙地替代能源丰富,科技力量强,风能利用程度低 |
C.甲地人口稀少,科技力量弱,风能资源相对贫乏 |
D.乙地海拨高,人迹罕见,能源需求量少,风能利用程度低 |
2014年1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2014-2016)方案》,规划建设44个海上风电项目,总容量1053万千瓦,相当于16座先进的大型燃煤电厂的装机容量。读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图,回答以下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9—2013年期间 ( )
A.新增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逐年增加 |
B.海上风电在我国电力结构中的比重逐年升高 |
C.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累计量波动上升 |
D.2010年是我国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年份 |
下列省级行政区不合适建风力发电站的是 ( )
A.内蒙古 | B.四川 |
C.海南 | D.福建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并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四个科考站。
材料二: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
材料三:从泰山站外形来看,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设计者们寓意为中国灯笼,但众多网友却称之为降落在冰封世界的“UFO”。设计者解释说,环形结构具有视野开阔、减少风阻的优点。
(1)泰山站开站时为南极地区的__________季,南极冰川分布范围接近材料二中的__________冰冻线;此时全球昼长随纬度的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
(2)泰山站环形结构可以避免在迎风的一面出现飞雪堆积甚至掩埋,试列举南极地区多暴风雪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
(3)此前南极考察站所用能源都靠柴油火力发电机使用低温柴油燃料而产生,泰山站将应用太阳能、风电系统来提供能量,这种电力系统可在南极应用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极地区每年9至11月臭氧快速耗减,在特定高度臭氧几乎完全消失, 导致臭氧空洞形成,影响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臭氧空洞的形成,带来的直接后果主要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