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纳木错湖位置示意图”。近年纳木错湖泊面积不断扩张,2001年~2009年间,湖面扩张超过50平方千米。据此完成第下列小题。纳木错湖地处
A.山地 | B.高原 | C.平原 | D.丘陵 |
纳木错湖泊面积不断扩张,其根本原因是:
A.降水增多 |
B.生产、生活用水减少 |
C.全球气候变暖 |
D.湖泊下陷 |
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各题。如果在图中由甲至乙绘制一幅地形剖面图,其中最低处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250米 | B.300米 |
C.260米 | D.320米 |
如果乙地在丙地的正西,则丁地在甲地的
A.西北 | B.东北 |
C.西南 | D.东南 |
读“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完成各题。如果在图中①河段画等高线,则该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为
A.东南方向 | B.西北方向 |
C.东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最近几十年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 |
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 |
C.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入海泥沙增多 |
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 |
若图为等高线图,且AB间有河流流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b>c
②a<b<c
③AB处为山谷
④AB处为山脊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区域图,图中虚线为运河,读图回答各题。图示地区相关地理事项,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地典型植被可能为常绿硬叶林 | B.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 |
C.在山峰C看不到山峰D | D.运河长度约为60千米 |
图示地区关于A、B两条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 )
A、A河主体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B、B河主体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C、图示范围河流落差A河大于B河 D、水能资源A河比B河更丰富
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下面各题。图中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 B.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米 |
C.受副高影响,7月河流流量全年最小 | D.乙处位于山脊(分水岭) |
读等高(深)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正确的是( )
A.a——大陆坡 | B.b——大陆架 |
C.c——海沟 | D.d——海岭 |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m,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100 250 | B.100 350 | C.500 250 | D.500 350 |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
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 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 |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海平面 | B.岩石圈底部 |
C.莫霍面 | D.软流层中部 |
下图为同一地区等高线,水系分布,聚落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假如甲乙丙丁四个河段流量相同,则四条河流中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区域为加快经济发展,拟建设由A城市到B城市的交通线路,如图所示,除了上面的图外,还需要利用该区域的:①降水分布图、②土地利用图、③城市道路分布图、④人口分布图、⑤地质构造图
A.①③ | B.④⑤ | C.③④ | D.②⑤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判断下列有关地理现象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乙村可看到甲村 |
B.A处能形成壮观的瀑布 |
C.图示区域最高处海拔超过900米 |
D.河流下游段自西北向东南流 |
甲乙两村的最大高差可能约为( )
A.199 | B.299 | C.399 | D.499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大体相等 | B.北坡较多 |
C.南坡较多 | D.难以判断 |
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3500米 | B.南坡2000米 |
C.北坡3500米 | D.北坡2000米 |
读下边“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图”,图中所标出的三道堤坝,其主要作用是( )
A.蓄水发电 | B.水产养殖 |
C.拦泥蓄水 | D.修桥筑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