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岸是指湖盆边缘与四周陆地相邻的地区,湖岸线是湖水面与湖岸的交线。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和湖岸线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湖岸坡度最大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处位于分水岭 | B.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
C.夏季湖水补给河水 | D.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米 |
读“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东北流向西南 | B.东南流向西北 |
C.西南流向东北 | D.西北流向东南 |
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90米 | B.550米 |
C.385米 | D.632米 |
图甲和图乙为某地区建设新农村所绘制的GIS地理图层,图甲为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地物分类图。读图,回答各题。
图中四地中,最需要修筑梯田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依据地形和聚落分布特征分析,图示农村新建主干道路的最优规划路径是( )
很多户外探险爱好者连基本的地图判读都不懂就进山,是户外探险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下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S点在T点西南方向 | B.在P点可以看到T点 |
C.T处是集水线 | D.在S处探险需注意洪水 |
正确表示经过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图的是
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丙>乙>甲 | D.丙>甲>乙 |
本区域最可能在
A.南半球中纬度 | B.北半球中纬度 |
C.北半球高纬度 | D.北半球低纬度 |
终年积雪区域北部下线与南部下线海拔不同。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北部更高,因为相同海拔情况下,北部气温更高 |
B.北部更低,因为北部降水更丰富 |
C.南部更低,因为南部降水更丰富 |
D.南部更高,因为相同海拔情况下,南部气温更高 |
图为甲、乙丙地附近等高线(米)简图,设计在甲、乙间修建一条公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图中最初选定的四条线路中,既要架桥又要修隧道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有很多学者建议施工前对图示河段进行治理,其合理的措施应是( )
A.建蓄洪区 | B.加固堤防 |
C.修建水库 | D.裁弯取直 |
河流经治理后再修建公路,最终的合理线路方案应为(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大体相等 | B.北坡较多 |
C.南坡较多 | D.难以判断 |
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3500米 | B.南坡2000米 |
C.北坡3500米 | D.北坡2000米 |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
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 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 |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海平面 | B.岩石圈底部 |
C.莫霍面 | D.软流层中部 |
下图为105°E某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0c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A.200m | B.230m | C.250m | D.300m |
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3时到达甲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现太阳位于丙所在方位 | B.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
C.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 D.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位于甲地附近的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毅行活动,甲乙之间虚线是行进路线。关于行进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①处远眺学校美景 | B.在②处欣赏峡谷雄姿 |
C.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 | D.行进路线为由西北向东南 |
该地计划修建一水库,你认为最佳的坝址应选在( )
A.①处 | B.②处 | C.乙处 | D.丙处 |
图甲为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图乙示意的是图甲方框内区域林木分布状况,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图甲中甲乙丙丁四地黄土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黄土层比乙地薄 | B.乙地黄土层与丙地接近 |
C.丙地黄土层比丁地大 | D.丁地黄土层与甲相等 |
3月21日傍晚,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地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乙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山谷 | B.鞍部 | C.山脊 | D.山顶 |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甲地附近的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甲乙之间虚线是行进路线。关于行进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①处远眺学校美景 | B.在②处欣赏峡谷雄姿 |
C.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 | D.行进路线为由西北向东南 |
该地计划修建一水库,你认为最佳的坝址应选在( )
A.①处 | B.②处 | C.乙处 | D.丙处 |
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图(图甲)及地形剖面图(图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①地估测出山的海拔高度 |
B.在②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
C.在③地估测出山谷的相对深度 |
D.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海拔高度 |
关于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成都位于山前冲积扇上 | B.河流有较长的冰期 |
C.典型植被为温带阔叶林 | D.西北部洪涝灾害频发 |
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该地计划在海拔1 00米以上丘陵种植杨梅,按3株/1 00平方米标准种植,图示范围内大约需要种植
A.1 00株 | B.1 000株 |
C.3 500株 | D.9 600株 |
据图判断,A段村道比B段村道更曲折,主要是为了
A.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观赏 |
B.监测高速公路车流量 |
C.少占杨梅林的规划用地 |
D.减缓坡度,减少工程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