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①城地势低于海平面,四周以高高的河堤保护起来。每年6~10月,①市常受飓风袭击,当地居民密切关注风向,风向决定了M湖面水的流向,湖泊水流向决定了该市水患风险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与②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190米 | B.200米 | C.210米 | D.220米 |
当飓风中心位于②处时,①市吹
A.偏北风,水患风险大 | B.偏北风,水患风险小 |
C.偏南风,水患风险小 | D.偏南风,水患风险大 |
该地建设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其最主要目的是
A.减轻海洋运输压力 | B.避免海浪危及水运 |
C.减轻城市水患威胁 | D.形成内河运输网络 |
某学校组织学生去浙江省某山区进行地理夏令营活动,并借助地形图完成相应的活动安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陡崖顶部与河流甲水面的高差可能是
A.100米 | B.150米 | C.200米 | D.250米 |
学生在B地附近河段观测河床剖面有巨大卵石与细沙同存现象,下列可能存在原因有
A.河流流速与搬运能力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
B.该河流域地势起伏大,造成落差变化大,所以出现卵石和细沙并存 |
C.流域内降水变化大,造成河流流速变化大,出现卵石与细沙同存现象 |
D.流域内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所以沉积作用明显 |
下图为“沿106.5°E我国亚热带局部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一月均温、七月均温、年降水量分别对应曲线是
A.①②③ | B.②③① | C.③①② | D.①③② |
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
B.降水最少处海拔约为750米 |
C.气温变化与纬度有密切关系 |
D.气温年较差随降水量增加而减小 |
关于甲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C.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 D.地形平坦,一望无垠 |
读“我国沿32°N所做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是
A.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多高原山地,中间高四周低
C.西低东高,山脉呈网络状分布
D.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假设丙处地势最高,甲处地势最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的流向大多自东向西
B.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
C.水能资源会更加丰富
D.西部生物种群会更加丰富
下图为“某大洲沿18°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②两水域的名称分别为( )
A.地中海、大西洋 | B.大西洋、地中海 |
C.印度洋、北冰洋 | D.北冰洋、印度洋 |
关于该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气候分布最广 | B.平均海拔世界最高 |
C.热带雨林分布最广 | D.陆地面积世界最大 |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小船上的桅杆顶端Q与水面高差为10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M地附近陡崖顶部的高度可能为( )
A.275米 | B.290米 | C.325米 | D.375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 |
B.该地区平原面积大 |
C.图中A点与Q点的高差可达200米 |
D.图中河流大致从东北流向西南 |
下图中,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图中地貌可能是( )
A.山谷 | B.山脊 | C.鞍部 | D.山峰 |
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
A.东北向西南 | B.东南向西北 |
C.西南向东北 | D.西北向东南 |
2013年7月4日20点左右,四川雅安发生地震,然后又发生了泥石流,大量居民建筑被冲毁或掩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山谷地区的泥石流会阻塞拦截河道,在河谷狭窄处易形成“堰塞湖”,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最容易形成堰塞湖的是
地震灾后,需要重建新的居民点,下图中的地点位置正确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由此分析下列各题。
以下关于该地区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石灰岩重结晶发生变质作用而得 |
B.气孔构造明显,是理想的建筑材料 |
C.硬度高,具有一定的放射性 |
D.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
该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A.风力侵蚀 | B.流水溶蚀 | C.冰川堆积 | D.海浪沉积 |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② | D.③=④ |
实际调查发现乙城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
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 |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
C.修梯田,种植水稻 | D.营造混交林 |
下图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自左向右依次为图①、②、③、④,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为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回答下列问题:
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
①1:10000、②1:20000、③1:30000、④ 1: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①>④>③>② | D.④>①>②>③ |
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①>④>③>② | D.④>①>③>② |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100米 | B.150米 | C.350米 | D.400米 |
图中P点(“400”所标注位置)所在的地形为
A.山峰 | B.山脊 | C.山谷 | D.鞍部 |
下图是等高线地形图上过P点的两幅互相垂直的剖面图,两剖面线垂直相交于P点,则P点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A.山峰 | B.盆地 | C.鞍部 | D.山谷 |
有关等高线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几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
B.沿示坡线所指的方向,海拔越来越高 |
C.山脊处比山谷处等高线密集 |
D.山脊为一组弯曲的等高线,且凸出方向向高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