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2000年和2010年云贵高原某流域(起始海拔1210米)乡村聚落在各海拔和坡度的分布变
化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000-2010年新增聚落主要分布于
A.较低海拔的山地陡坡 | B.较低海拔的河谷阶地 |
C.较高海拔的山地缓坡 | D.较高海拔的冲积平原 |
该流域乡村聚落的变化会使该流域
A.农业规模下降 | B.暴雨灾害增加 |
C.生态环境改善 | D.环境负荷加重 |
下左图为我国某农村聚落M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OP实际水平距离为425米。下右图为沿PQ一线所做的地质剖面示意图。M聚落分布于两边山脊对称的宽谷中,当一年中聚落房屋的正午日影最长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大致与甲坡坡度相等,且该日M聚落的日照时间从北京时间8:10至17:50。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已知:tan30°="0." 58,tan35°="0." 7, tan40°="0." 84)
该地的纬度约是
A.50°N | B.40°N |
C.31°N | D.36°N |
下列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右图所示地形为背斜山 |
B.M聚落居民发现该日昼长夜短 |
C.乙处草坡因地处背风坡,降水少 |
D.上右图森林为常绿阔叶林 |
“合掌造”是日本(岛屿中部是山地)某地的一种木造建筑物。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回答下列问题。
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与下列哪项地理现象相适应( )
A.冬季暴雪 | B.台风频发 |
C.多洪涝灾害 | D.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
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 )
A.a地 | B.b地 |
C.c地 | D.d地 |
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地区某种集市的时空分布图。该区域行政隶属关系长期保持稳定,地名中的数字表示“日历逢几”,如数字2表示每月的2、12、22日人们在此赶集。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图中公路的分布和走向推测,该区域的河流
A.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
B.呈向心状在甲处向北流 |
C.干流由东南向西北流向 |
D.泥沙含量上游大于下游 |
该区域最高一级的中心地是
A.甲 | B.丙 |
C.丁 | D.戊 |
古代聚落选址、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水源,下图为考古发现的我国某河谷不同时期聚落和农业生产状况遗址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造成图示河谷地区遗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洪水泛滥 | B.地壳抬升,河流下切 |
C.河流泥沙淹埋 | D.环境污染 |
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状况,下列时期中该地区气候最湿润的是
A.距今6000~7000年 | B.距今4000~5000年 |
C.距今1000~2000年 | D.距 今3000~4000年 |
下图是某一狭长河谷地的聚落与人口分布示意图,该地居民正计划在其间兴建一座活动中心,
供全体居民集会使用。兴建原则是要使所有居民至活动中心的总距离最小。据此回答,活动中心应兴建在
下列哪个聚落
A.甲 | B.乙 |
C.丁 | D.戊 |
下图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景观和居民生产场景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窑洞 牧羊
造成双水村民居建筑特色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 B.降水 | C.地形 | D.土质 |
该村生产方式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环境污染 | C.土地石漠化 | D.土壤盐碱化 |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丰富数据及图像绘制功能,可以研究区域聚落的变化。读图,1920年至2000年间,该区域聚落发展迅速,能正确反映其特点和原因的是( )
A.防洪河堤的修建促使西北部聚落规模扩大 |
B.河流减少,水资源短缺使东部聚落数量减少 |
C.东北-西南向重要公路的建设使沿线聚落增加 |
D.影响南部聚落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地势平坦 |
为促进新疆地区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图为“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聚落 | B.河流 |
C.地形 | D.耕地 |
有人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最可能的理由是( )
A.途径峡谷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地质灾害频发 |
B.穿越终年冻土地区,施工难度和工程量过大 |
C.地处山脉迎风坡,夏季多暴雨,易受洪水威胁 |
D.距离城镇过远,难以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改变 |
下左图、下右图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
B.在各海拔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
D.在各海拔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黄土高原 | B.三江平原 |
C.塔里木盆地 | D.江南丘陵 |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容易垮坝。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三个聚落都受到堰塞湖的不利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
A.a b c | B.b c a |
C.b a c | D.c b a |
与图中聚落分布规律最相似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 B.江南水乡 |
C.东北地区 | D.内蒙古高原 |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具有较大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平原地区修路的成本较高 |
B.平原地区交通线一般呈线状 |
C.山区地区修路的成本较低 |
D.山区公路大多呈“之”字形分布 |
图是某区域不同时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初聚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沿河流、交通线分布明显 |
B.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 |
C.聚落间均有便捷交通线路相连 |
D.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
下列不属于该区域20年来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
A.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 B.矿产资源得到开发 |
C.旅游业的兴起 | D.再城市化明显 |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a | B.b | C.c | D.d |
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旅游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地形开阔平坦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下图是塔里木盆地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线布局从整体看是呈
A.网状分布 | B.“之”字形分布 |
C.环状分布 | D.点状分布 |
影响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 B.水源 | C.地形 | D.气候 |
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则森林茂密。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A.地方性分异规律 | B.垂直分异规律 |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D.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