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1)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
(2)甲乙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简要评价两地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的自然条件。
(3)甲国的铁路干线主要呈南北走向、沿海分布,分析其成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域发展包括初期—成长—转型—再生等不同阶段,据此完成问题。
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期阶段,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
B.成长阶段,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C.转型阶段,区域原有的集聚效应减弱,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D.再生阶段,应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区域发展从初期到再生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
C.协调→不协调→协调 D.协调→不协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安徽省各地级市分布及其人口构成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安徽省地级市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宿州 B.黄山 C.铜陵 D.合肥

图中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是

A.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B.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C.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界线
D.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图甲)和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联系。图乙中的A、B、C分别表示哪一个经济地带?
A_____________ ____;  B______________ __;  C______________ ___。
(2)试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条件、资源状况、开放程度等方面比较图甲中甲、乙两省(区)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显著的原因。(8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资源型城市兴起于(   )

A.采集和狩猎阶段 B.农业社会阶段 C.工业社会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 )

A.史前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化时期

下列对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我国四个区域。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划分的自然指标是(   )
①降水量    ②积温值    ③蒸发量   ④大气湿度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甲、乙区域分界线的东段,具有的地理意义还有(   )
①我国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②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③我国1月0℃等温线位置       ④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区域不同时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B.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
C.聚落沿河流、交通线分布明显
D.聚落间均有便捷交通线路相连

下列不属于该区域20年来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A.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B.矿产资源得到开发
C.旅游业的兴起 D.逆城市化明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据此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    )

A.都位于入海口处 B.都位于我国季风区
C.土壤都比较肥沃 D.都是平原地区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 “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倒U形区域发展规律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图示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以工业化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B.②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C.③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①—②—③体现了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仍处于图中哪一阶段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态用地面积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其生态服务功能强弱,图是深圳市1978年-2000年生态用地变化数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78年-2000年,滩涂面积变化最明显
B.2000年比1978年地下水储量增多
C.分析该市用地面积的变化主要应用的地理技术是RS
D.城市整体生态服务功能降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3月22~30日,中国国家主席出访了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四国,下图是出访路线示意图。据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出访地中

A.①所在国家属于亚洲 B.②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C.③东岸受寒流影响显著 D.④地盛行东北信风

出访期间

A.①昼渐长,夜渐短 B.②和③的日出时刻相同
C.③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D.④自转角速度变小

17.出访路线中

A.北京和①地年均温差异最大 B.②和③之间干湿差异最大
C.①至②自然带景观变化最多 D.③至④沿线均为高原地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如下图)。

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指标是(  )

A.气候 B.地形
C.洋流 D.植被

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经济原因是 (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