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读图,回答问题。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 B.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
C.气温的日变化 | D.大气的热力运动 |
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 B.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
C.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
我国古老的气候谚语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如“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处暑节气在每年8月23日左右),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此谚语反映的气候特征最适合于( )
A.珠江三角洲 | B.江南地区 |
C.东北地区 | D.西北地区 |
“处暑无雨干断江”是由于( )
A.夏季风势力弱 | B.夏季风势力强 |
C.厄尔尼诺现象 | D.拉尼娜现象 |
图甲为“黑海周边政区图”、图乙为“黑海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及图中A、B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读图甲概述黑海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势。
(2)根据图乙中信息,比较黑海南北部海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 3分)
(3)根据图乙中资料,比较A、 B 两地的气候特征的异同。( 5 分)
(4)推测城市 A、 B 两地附近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 2 分)
下图示意地球上局部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气压带表示( )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 D.极地高气压带 |
乙风带表示( )
A.东南信风带 | B.极地东风带 |
C.中纬西风带 | D.东北信风带 |
当甲、乙位置偏南时,气压中心及北京盛行风向搭配正确的是( )
A.亚欧大陆受印度低压控制 | B.北京盛行西北风 |
C.亚欧大陆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D.北京盛行夏季风 |
读某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回答下题。
该气候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7、8月份该地降水较少的原因是( )
A.深居内陆距海远 | B.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C.西北季风控制 | D.西风控制 |
该地的自然带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C.温带草原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产业结构演进是指产业结构本身所固有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洛杉矶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2: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图乙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
(1)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从洋流和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
(2)图丙是某地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读图,阐述某地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演进的过程。
(3)读图乙,从资源、资本、技术、外来移民的人口数量和素质四个方面,分析19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区位条件对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的积极影响。
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图2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图中甲、乙、丙分别是:( )
A.昆明、海口、哈尔滨 | B.贵阳、西安、长春 |
C.兰州、上海、沈阳 | D.南宁、武汉、石家庄 |
欧洲一月份等温线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这主要是由于
A.海岸线曲折 | B.平原和山脉呈东西向延伸 |
C.大部分地区位于西风带内 | D.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 |
(26分)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甲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乙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① |
5.8 |
6.5 |
7.5 |
8.5 |
9.4 |
9.6 |
10.2 |
9.9 |
8.7 |
7.6 |
6.3 |
5.8 |
② |
8.1 |
8.7 |
9.6 |
10.5 |
10.7 |
11.2 |
10.2 |
9.5 |
8.9 |
8.8 |
8.1 |
8.0 |
(1)简述图中海峡的地理意义。(4分)
(2)简述甲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8分)
(3)比较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4)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