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回答下题。
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显示
A.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
B.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均较大 |
C.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距离无关 |
D.京与冀城市之间出现产业链断裂 |
推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是
A.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
B.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 |
C.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辐射作用 |
D.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
雁行形态说揭示了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读产业结构的雁行形态示意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市场),回答各题。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也呈现了雁行形态。该地区的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出口量不断增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生产规模大 |
B.劳动力成本低 |
C.技术、管理水平高 |
D.位于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
下列最容易实现雁行形态发展序列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工业 | B.微电子工业 |
C.汽车工业 | D.大飞机制造工业 |
下表反映了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四大经济圈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 |
D.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①劳动密集型工业 ②资金密集型工业 ③技术密集型工业 ④资源密集型工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长江三角洲城市采用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空间模式,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化水平 | B.经济发展水平 |
C.用地紧张 | D.人口数量 |
“一带一路”成为2015年两会期间的热门话题。“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一带”和“一路”所经之处,共同且最具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A.风能 | B.太阳能 |
C.煤炭 | D.石油、天然气 |
“一带一路”能给诸多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下列受益不明显的行业是
A.文化旅游 | B.国际金融 |
C.电力贸易 | D.基础建设 |
人民日报10月17日报道:继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之后,我国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目前已基本竣工,这将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读图回答各题。
与其他三个卫星发射基地相比,文昌发射中心最大的自然优势是( )
A.海陆空三大交通便捷 | B.地形平坦且开阔 |
C.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 D.临海,空气较洁净 |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③增加劳动就业机会 ④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创新指数”是反映经济区域和区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重要的评价指标,指数越高,表示的创新能力越强。201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专家组对外发布了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这次发布的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包括2006和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位势变化(如下图)和区域产业集聚与创新特征关系数据分析(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比较(2013)
地区 |
区域产业集聚度 |
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
知识创新能力 |
知识流动 |
企业创新能力 |
创新环境 |
创新经济绩效 |
|||
得分 |
全国 名次 |
得分 |
全国 名次 |
|||||||
长三角 |
上海 |
88 |
1 |
54.72 |
2 |
46.44 |
53.19 |
67.75 |
50.90 |
50.55 |
江苏 |
76 |
3 |
43.31 |
4 |
28.49 |
51.68 |
61.62 |
40.44 |
28.13 |
|
浙江 |
78 |
2 |
36.86 |
6 |
19.00 |
36.21 |
50.88 |
39.14 |
34.31 |
|
珠三角 |
广东 |
73 |
4 |
44.53 |
3 |
25.38 |
55.57 |
58.71 |
36.98 |
42.31 |
根据上图,下列关于我国31个省区创新能力位势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2006-2013年间,我国区域创新指数7年变化总体体现出持续提升趋势 |
B.分析上图可以得出创新能力升幅最大的三个省市为上海、北京、江苏 |
C.与东部沿海区域省份相比,中西部区域省份创新能力升幅相对较小 |
D.我国31个省份创新能力都出现了上升,这与我国经济不断腾飞,科技教育水平进步等因素有关 |
结合上表,下列有关浙江区域创新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浙江区域产业集聚与创新能力呈现正相关状态 |
B.与表格中其他省区相比,浙江知识创新能力比较低与浙江的文化教育层次有关 |
C.今后浙江应加强与上海的创新合作,包括人才引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借鉴上海经验 |
D.在长三角三个省区中浙江的创新经济效果相对落后,后发优势明显 |
雁行形态说揭示了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读产业结构的雁行形态示意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市场),回答下列问题。
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初期阶段,产品进口有利于( )
A.提高进口国的就业率 |
B.增加进口国的外汇储备 |
C.改善进口国的环境 |
D.满足进口国的国内市场需求 |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也呈现了雁行形态。该地区的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出口量不断增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生产规模大 |
B.劳动力成本低 |
C.技术、管理水平高 |
D.位于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
下列最容易实现雁行形态发展序列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工业 | B.微电子工业 |
C.汽车工业 | D.大飞机制造工业 |
2014年5月18日,广东省推进珠三角“九年大跨越”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胡春华作讲话,强调要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总抓手,推动珠三角转型升级优化发展。据此完成下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地区( )
①政策优势明显下降
②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南岭的阻隔,使其腹地范围小
⑤劳动力明显减少
⑥土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A.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⑥ | D.③④⑤⑥ |
2014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制造业升级换代,许多企业积极推进“机器取代人”,以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提高工作效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很多企业积极推进“机器取代人”,主要是为了应对( )
A.日益上涨的劳动力成本 | B.产业的快速转型升级 |
C.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 | D.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
4.积极推进“机器取代人”的企业最可能是( )
A.汽车制造 | B.玩具制造 |
C.普通服装 | D.玻璃制造 |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各题。
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
C.人均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
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青海大力发展高技产业条件最佳 |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
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下图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A. | 平衡地区发展 | B. | 提升国家形象 |
C. | 分散开罗人口 | D. | 吸引国家投资 |
2.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 | 农业发达 | B. | 用地充足 |
C. | 基础设施完善 | D. | 交通便利 |
3.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A. | 农业 | B. | 制造业 |
C. | 建筑业 | D. | 服务业 |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题。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处于( )
A.初期 阶段 | B.中期阶段 |
C.后期阶段 | D.逆城市化阶段 |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
B.城镇就增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海域迁移数量增加 |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
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下图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比例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
B.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拉动为主 |
C.第二产业产值变幅最大 |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
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
C.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吸收有限 |
D.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 |
读2000年和2012年江苏省内各县市产业结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江苏区域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
B.苏北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
C.苏中产业结构最为均衡 |
D.苏南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最低 |
关于苏州市和东海县主导产业今后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州市——在城郊发展商贸物流业 |
B.苏州市——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 |
C.东海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D.东海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