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港澳主要扮演的作用是

A.提供土地、劳动力产品,扮“店”的作用
B.进行产品加工、制造,扮“厂”的作用
C.对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外销,扮“店”的作用
D.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扮“厂”的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回答1-2题。
blob.png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 过度开垦 B. 过度放牧 C. 过度围垦 D. 过度养殖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 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 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 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技术水平高
C.腹地范围广阔 D.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表中数据能够说明,三个地区中

A.上海商品贸易活动最频繁
B.广东水能开发程度最高
C.北京市政建设和住宅建设水平最低
D.广东城市化进程最快

三地区在职工作者中,从事制造业比重最高的是上海。其原因是   

A.上海机械产品出口量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多
B.上海制造业发达、部门齐全,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多
C.上海制造业以劳动力指向型产业为主,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多
D.上海制造业的收入高于北京和广东,对劳动者更具有吸引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不包括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收入
C.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 D.人文发展指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3~5题。

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图中区位指数为10~20的省级行政区中,正确的一组是(  )

A.山西、陕西、宁夏 B.甘肃、宁夏、重庆
C.陕西、宁夏、重庆 D.山西、宁夏、河南

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交通便利 ②资源丰富 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 ④科技水平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是区域开放性的表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酝酿已久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已于2010年12月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雾,是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近地面空气冷却后空气中水汽凝结而成的细微水滴。
材料二:成渝经济开发区地形图(图18)

材料三:成渝经济开发区资源、交通与城市分布及发展规划(图19),方框中为规划产业。

材料四:资料记载,乐山大佛在唐代建成之初,佛体丹彩描绘,金粉贴身,形象光鲜。如今大佛全身布满沧桑,脸上的黑色条纹如一行行眼泪,胸部、腹部和腿部剥落了好几大块,露出红色“肌肉”。
材料五:四川省2007年农业人口流动数据表(表2)

(1)成渝经济开发区主要是       地形;水系形状为     状。(2分)
(2)重庆冬季雾天多,根据材料分析原因。(4分)
(3)依据所给材料,分析成都域市群规划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4)根据表4分析该省农业人口流动的特点和成渝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可能给该地区农业人口流动带来的变化。(4分)
(5)造成乐山大佛现状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对佛像损害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请给出解决这一环境问题的措施。(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集中,在原有工业基础上,形成了国家级的重化工基地。回答29~30题。
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城市地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从重化工生产的特点看,其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①水运    ②高速公路    ③航空     ④铁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A.产业基础 B.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
C.著名侨乡 D.腹地范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沪宁杭工业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哪个发展条件稍差

A.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 B.广阔的经济腹地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B.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C.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D.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B.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
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明确,结构差异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得益于

A.侨乡的背景 B.良好的区位条件
C.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13~14题。

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A.“民工荒”现象严重 水污染严重
B.企业间过度竞争 经济腹地较小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 缺乏政策支持
D.改革开放迟缓 资金严重短缺
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化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
C.用地紧张 D.人口数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