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图“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完成题。

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资金 B.技术 C.信息 D.劳动力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A.粮食 B.工业成品 C.矿产品 D.技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
材料1:2012年1月12日,安徽省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安徽省实施方案》。方案将按照“一年开好局,五年大发展,十年新跨越”的战略步骤分阶段实施。
材料2:我国“中部地区”位置图。

(1)在中部地区六省中,A是________省,该省由于________资源丰富而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3分)

 
A省
B省
所在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
 

 (3)安徽省以长江、淮河为界可划分①、②、③三个区域,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数码)区域。(1分)
(4)近年来,安徽省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请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该省的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提示: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回答)(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题。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5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甲市是中国新兴的“铜都”。铜产业集聚态势十分明显,初步形成铜冶炼基地、铜加工基地、废旧铜再生利用基地、铜产品物流中心(即三基地一中心)。同时该市政府始终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绿色“世界铜都’’紧密结合,打造铜产业聚集高地,发展铜精深加工、提高铜产品附加值。

(1)分析甲市成为中国新兴“铜都”的区位优势。
(2)简述甲市利用资源优势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理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右图,回答小题。

该区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①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②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③治理水污染 
④保护、净化水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甲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A.小麦、棉花 B.水稻、油菜 C.玉米、棉花 D.小米、高粱

为解决乙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大型水电站    ②推广生活用煤    ③营造速生薪炭林    
④推广使用沼气    ⑤大力推广太阳灶  ⑥广泛利用潮汐能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   (     )

A.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B.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
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 D.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与提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文题。

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

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

在图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

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整体性

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
B.减轻了环境污染
C.提高了经济效益
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6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我国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成本低
C.淡水资源充足 D.交通运输便捷

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经济腹地更广 B.科技实力更强
C.产业基础更好 D.改革开放更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中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停工,近千万民工提前返乡(如图)。据此,回答问题。

提前返乡的民工主要来自于  (  )

A.国有大中型企业 B.农产品加工工业
C.高科技工业 D.中小型涉外企业

下列可以作为我国珠三角地区应对这次危机的措施有  (  )
①国家政策的支持
②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
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④完善交通网,加大产品的出口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问题。

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的区位指数小于10 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

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中关于其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交通便利 ②老工业基地,经济基础好③矿产资源丰富④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甲、乙两区域图18,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甲区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及限制性因素。
(2)比较甲乙两区域的地理差异

 
甲地区
乙地区
地理位置
 
 
主要地形类型
除山地外,大部分为                      
 
气候类型
 
 
植被类型
 
 
土壤类型
 
紫色土
农田类型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或三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回答问题

由图可知区域发展核心是

A.资源集中的区 B.技术发达地区 C.经济特区 D.大城市

目前我国经发展格局是
A.由资源丰富区资源贫乏区推进
B.由区域发展核心向周边地区推进
C.由沿海向内陆及沿边地区推进
图中f若代表资源流动方向,其应该是
A.西气东输     B.西电东送       C.南水北调      D.北煤南运
D.重点是向海外拓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都存在的问题有(  )

A.能源不足问题 B.劳动力不足问题
C.洪涝灾害严重问题 D.生态环境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据此完成问题。

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①水源  ②资金  ③能源  ④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①劳动力 ②矿产 ③粮食 ④工业制成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