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在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
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省区都靠海。
南水北调对调出区的影响都是不利的,对调入区的影响都是有利的。
荒漠化就是沙漠化,荒漠化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等是减少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内容包括防洪、发电和航运三个方面。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主要由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形成的。
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区,拓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腹地是解决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的主要措施。
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不同物体对电磁波发射、反射和吸收的特性不同。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下面所示的灾害链中,正确的是(    )

A.火山喷发—泥石流—洪涝灾害   B.旱灾—森林火灾—滑坡
C.寒潮—荒漠化—虫灾   D.地震—海啸—洪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题:

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①是我国中、西部的接合点,是华北、西北、中原的接合部,也是山西、宁夏、河南三省区的接壤地区
②已经形成的铁路、公路、航空综合运输骨架,可以通华北、联西北
③能源、矿产、农业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④是三省重要的粮食和棉花生产基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中央鼓励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建设黄河金三角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意义有(  )
①探索省级边缘区协调发展的对策,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
②通过区域协调规划,优化基础设施和生产力布局,推动资源有效利用和深度开发
③可以优先接受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④可以以此为平台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最大的原始森林现正遭受严重破坏,为保护这片森林,最有效的措施是

A.禁止伐树,全部保护起来数 B.人类需要多少,就伐多少
C.有计划地伐树,及时更新林木 D.全部采光,再重新植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目标是(  )

A.预防潜在荒漠化地区的产生 B.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C.谋求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D.防止土地退化扩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中,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提高环境效益的措施是: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的开发力度
B.发展交通,提高运输能力
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D.加强对资源的加工转换,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图“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完成题。

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资金 B.技术 C.信息 D.劳动力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A.粮食 B.工业成品 C.矿产品 D.技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题。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右图,回答小题。

该区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①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②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③治理水污染 
④保护、净化水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甲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A.小麦、棉花 B.水稻、油菜 C.玉米、棉花 D.小米、高粱

为解决乙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大型水电站    ②推广生活用煤    ③营造速生薪炭林    
④推广使用沼气    ⑤大力推广太阳灶  ⑥广泛利用潮汐能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   (     )

A.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B.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
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 D.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与提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文题。

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

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

在图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

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整体性

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
B.减轻了环境污染
C.提高了经济效益
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6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我国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成本低
C.淡水资源充足 D.交通运输便捷

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经济腹地更广 B.科技实力更强
C.产业基础更好 D.改革开放更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中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停工,近千万民工提前返乡(如图)。据此,回答问题。

提前返乡的民工主要来自于  (  )

A.国有大中型企业 B.农产品加工工业
C.高科技工业 D.中小型涉外企业

下列可以作为我国珠三角地区应对这次危机的措施有  (  )
①国家政策的支持
②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
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④完善交通网,加大产品的出口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问题。

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的区位指数小于10 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

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中关于其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交通便利 ②老工业基地,经济基础好③矿产资源丰富④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