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列问题不是森林减少造成的是(  )

A.臭氧层破坏 B.全球气候变暖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生态环境恶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北”防护林的的主要环境保护效益是(   )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平原—石漠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 kl 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 k2 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回答问题: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A.K2线 B.AC 曲线 C.AD 曲线 D.AB 曲线

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域。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读图完成问题。

三沙市下辖的诸群岛,大多数岛屿属于

A.珊瑚岛 B.大陆岛
C.火山岛 D.冲积岛

三沙市的成立,其主要意义或职能是

A.观察南海周边形势变化
B.促进海南省城市化进程
C.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
D.开发南海资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山区不同年代植被状况图,20世纪50年代一支考察队从S点出发考察该山区的自然资源,最终到达最高峰,考察日志中记录道:“河谷地带都发育有河流,山区植被茂密”.回答问题.

20世纪70年代,来自M取水口的供水总量减少且供水不稳定,分析正确的有

A.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B.当地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C.过度开垦导致农业用水量大大增加
D.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

根据图中信息,该区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有

A.修筑梯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B.扩大水域面积,发展水产养殖
C.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
D.在山区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回答问题。

前30名城市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

A.湘、粤、闽 B.苏、皖、鄂
C.京、辽、鲁 D.沪、浙、赣

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①自然条件   ②旅游资源  ③城市建筑  ④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问题。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溶蚀作用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胡杨广泛生长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源污染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次生盐碱化  ⑤荒漠化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广东厚街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任何一届车展都多,据此回答。
若新能源汽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做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原都开垦为耕地 
②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④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井矿巷道的建设 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山西省煤炭开采的综合利用,描述正确的是                       (       )

A.继续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其余产业起辅助作用
B.提高煤炭利用技术,减少三废危害,促进环境保护
C.扩大煤炭开采量,输出大量煤炭原材料
D.加大对煤炭工业投资,减少对农业、轻工业和旅游业的投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