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回答下题

 
1990年
2000年
2006年
苏州
徐州
苏州
徐州
苏州
徐州
GDP(亿元)
202.14
112.84
1540.58
616.95
4820.26
1428.80
人均GDP(元)
3617
1438
26692
6948
78801
15363
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万平方米)
111.41
318.92
85.27
76.43
54.25
8.93

结合表中信息,有关苏州、徐州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00~2006年间苏州的GDP增速比徐州快,但人均GDP增速比徐州慢
B.1990~2006年两地的GDP均呈上升趋势
C.1990~2006年苏州和徐州“GDP年增加1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均在下降
D.1990~2006年“GDP年增加1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徐州比苏州下降的速度更快

就两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合理之举,叙述错误的是

A.禁止占有耕地发展其它产业,落实国家土地基本国策
B.徐州在保护耕地的同时,要依靠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
C.苏州在经济发展同时,应努力降低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
D.两地间应加强合作,进行产业整合,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的水资源数量,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生产过程消耗水量大的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虚线表示输水线),回答1-2小题。

1.下列关于虚拟水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虚拟水战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B.虚拟水战略就是跨流域调水的规划战略
C.世界粮食安全可通过虚拟水贸易来解决
D.缺水国家应尽量限制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2.若该区域位于东半球,则关于图中输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B.利于解决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C.沿途工农业发达,易受污染
D.该线路能全线自流,工程量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万科馆中“麦垛”尽可能最大化自然通风的主要原因是

A.保持空气清洁
B.节能降耗
C.防潮
D.维持建筑形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 B.a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C.b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b带是多民族聚居区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 ②压缩农业用地 ③轮作套种 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来源:农业,环境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强调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方式是

A.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 B.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
C.只适合于发达国家的开发方式 D.只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开发方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圈。读图回答下题。

1.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 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 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 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 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 小农经营 B. 集约化程度低 C. 商品率高 D. 科技水平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A. 改善局地气候 B. 综合利用资源
C. 防止水土流失 D. 保护农田作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其中典型地貌有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其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据此回答(1)一(2)题。

图中能够反映出黄土塬地貌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②③

对黄土塬的治理措施是 (  )

A.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 B.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C.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D.在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来源:易错题解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黑龙江省伊春市是我国最大的专业化林业资源城市,素有“祖国林都”之称,但目前伊春却面临森林资源消耗多,环境问题严重等问题。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幼年期城市的发展动力主要是资金充裕   ②中年期城市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③老年期城市的发展杜绝资源开发         ④经济转型期的新生动力源于科学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不符合伊春市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

A.植树造林,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
B.大力开发森林资源,积极发展木材粗加工工业
C.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发展
D.培育和引进人才,发展交通、优化美化环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海南岛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中部生态经济区最适宜发展(  )

A.水稻种植业 B.林业和立体农业
C.水泥加工业 D.木材加工业

海南南部未来的开发方向是(  )

A.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B.开发热带海岛观光业
C.大力发展造船工业 D.发展水产养殖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两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图中:(   )

A.黄河的干流由北向南流
B.降水分布特点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C.南部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D.贺兰山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宁夏:(   )

A.干旱危害最严重的地区降水量也最少
B.黄河沿岸引水灌溉,干旱危害程度低
C.中东部的草原区对干旱的承受能力较强
D.中西部第一产业为主,抵御干旱能力较强

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宁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引黄灌区增加水稻种植,提高粮食产量
B.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土地荒漠化
C.山区恢复天然植被,增强水源涵养功能
D.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 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 ④南水北调,引长江人黄河,补充黄河水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
①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 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③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  ④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完成各题.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雨林群落高大茂密的原因是(   )
①热量充足           ②水分丰沛         ③生长季节连续          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C、②④
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①雨林观光             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内蒙古地区年降水量与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影响内蒙古地区年降水量与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大气环流

年降水量200mm—400mm的地区目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森林锐减 D.大气污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