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对于山西省煤炭开采的综合利用,描述正确的是                       (       )

A.继续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其余产业起辅助作用
B.提高煤炭利用技术,减少三废危害,促进环境保护
C.扩大煤炭开采量,输出大量煤炭原材料
D.加大对煤炭工业投资,减少对农业、轻工业和旅游业的投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回答29-30题。
为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造的产业链是        (     )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气—电  ④煤—铁—钢 ⑤煤—电—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        (      )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正确描述的是            (     )

A.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 B.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
C.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 D.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还没包括

A.发展生态型庭院经济
B.建设生态交通和生态住宅
C.利用自然能源进行环境保护
D.重视乡镇企业污染管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镇驻地附近示意图,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该乡有可能

①成为新型的工矿城市
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③居民用水压力减弱
④在图中②地建成大型火力发电厂
⑤生态环境压力减少,空气质量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工业生态园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流动图,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为核心,企业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建立工业生态链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数字①②③④⑤的工业生产副产品和废弃物分别是

A.硫、燃料气、冷却水、除尘渣、粉煤灰
B.燃料气、冷却水、除尘渣、粉煤灰、硫
C.硫、冷却水、燃料气、粉煤灰、除尘渣
D.硫、冷却水、燃料气、除尘渣、粉煤灰

关于该工业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B.该工业园通过“从副产品到原料”的转换形成了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
C.该工业园是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新型工业
D.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公平性的发展原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强调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方式是

A.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 B.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
C.只适合于发达国家的开发方式 D.只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开发方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圈。读图回答下题。

1.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 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 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 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 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 小农经营 B. 集约化程度低 C. 商品率高 D. 科技水平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A. 改善局地气候 B. 综合利用资源
C. 防止水土流失 D. 保护农田作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回答10-11题。
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列工业部门中受益最大的可能是

A.汽车工业 B.电子工业 C.核电工业 D.服装工业

目前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①产业转移                    ②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
③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  ④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淘汰落后产业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内陆国家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国家的地形特点
(2)结合地形和气候总结该国家的河流特征
(3)该国家的农田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4)请你分析该国家首都的区位条件
(5)该国家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请你分析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万科馆中“麦垛”尽可能最大化自然通风的主要原因是

A.保持空气清洁
B.节能降耗
C.防潮
D.维持建筑形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给出我国一些主要城市的纬度与海拔高度,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城市,分别是
A.广州、长沙、太原、沈阳
B.海口、福州、西安、长春
C.南宁、南昌、兰州、大连
D.贵阳、武汉、郑州、大庆
2.近期调查结果表明,分布在图中所示的I地带城市的居民家庭碳排放水平较低,最主要的原因是
A.冬季无集中供暖              B.生产力水平较高
C.清洁能源广泛利用             D.夏季无空调耗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特别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完成9—10题。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区域性原则

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在对控制CO2排放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中,错误的是

A.植树造林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D.发展循环经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回答下题

 
1990年
2000年
2006年
苏州
徐州
苏州
徐州
苏州
徐州
GDP(亿元)
202.14
112.84
1540.58
616.95
4820.26
1428.80
人均GDP(元)
3617
1438
26692
6948
78801
15363
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万平方米)
111.41
318.92
85.27
76.43
54.25
8.93

结合表中信息,有关苏州、徐州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00~2006年间苏州的GDP增速比徐州快,但人均GDP增速比徐州慢
B.1990~2006年两地的GDP均呈上升趋势
C.1990~2006年苏州和徐州“GDP年增加1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均在下降
D.1990~2006年“GDP年增加1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徐州比苏州下降的速度更快

就两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合理之举,叙述错误的是

A.禁止占有耕地发展其它产业,落实国家土地基本国策
B.徐州在保护耕地的同时,要依靠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
C.苏州在经济发展同时,应努力降低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
D.两地间应加强合作,进行产业整合,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