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及土地利用图。完成下列问题。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原因可能有
①开矿 ②人口增加 ③气候湿润 ④过度开垦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④ |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气候干燥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土壤酸化 ⑤沙尘暴增加
A.①②⑤ | B.①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②③⑤ |
强调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方式是
A.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 | B.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 |
C.只适合于发达国家的开发方式 | D.只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开发方式 |
(37 分)2012年7月26日开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进行了一次为期25天的“穿越内蒙古高原”考察活动。行程12500km,第一站是科尔沁地区。科尔沁沙地上流淌的西拉木伦河距今8000年前就开始了对人类的哺育,留下近4000处古遗址有规律地分布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西拉木伦河的重要支流)两岸。读穿越内蒙古行程路线及西拉木伦河流域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简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穿越内蒙古高原”行程主要经过的自然带和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⑵简述现代西拉木伦河的水文特征
⑶西拉木伦河流域古人类遗址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是什么?
⑷所有历史记载,科尔沁都是疏林草原之地;现在科尔沁,疏林之下却只有干涸的沙地,主要成因有哪些?实行草场承包、定居围栏放牧是当前内蒙古沙地治理的普遍措施,但这种方式和游牧相比,却出现了游牧很难出现的草场严重退化,为什么?
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试述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
A.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
B.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
C.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
D.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
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图,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回答10-11题。
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列工业部门中受益最大的可能是
A.汽车工业 | B.电子工业 | C.核电工业 | D.服装工业 |
目前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①产业转移 ②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
③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 ④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淘汰落后产业
A.②④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② |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左图为肯尼亚及毗邻国家略图,右图为图1中沿AB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材料二农业是肯尼亚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鲜花产业发展较快,出口鲜花约占欧盟市场的1/3。内罗毕主要工业部门有烟草、食品、纺织、制革等,蒙巴萨主要工业部门有炼油、修船、水泥等。肯尼亚航空业较为发达,与30多个欧
美国家和地区通航。
(1)分析图1中2 000 mm降雨高值区分布特征及成因。
(2)判断肯尼亚鲜花种植业分布的地形类型并分析其区位优势。
(3)比较内罗毕与蒙巴萨工业结构的主要差异,并分析肯尼亚炼油工业主要分布在蒙巴萨的原因。
读“R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下列各题。
据资料可以推测,1980~2010年R河流域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 B.土壤层变薄 |
C.生物多样性增加 |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
四位同学针对如何实现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整治措施,其中较合理的是
甲同学:T-R河段西侧坡修建梯田,东侧坡植树种草
乙同学:T-R河段东侧坡修建梯田,西侧坡植树种草
丙同学: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丁同学: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
A.甲、丙同学 | B.甲、丁同学 |
C.乙、丙同学 | D.乙、丁同学 |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
A.肥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材料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读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流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始于南宋……史载“沅湘间多山,农家唯种栗,且多在岗阜,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明清两代,人口压力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更为加剧……从雍正末至乾隆初开始,人们对两湖地区的开发转向原始林木茂密的湘鄂西山区。
材料二:乾隆末年,王昶在总结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湖北万城堤溃的原因时指出:“四川、陕西、湖北山木丛林处,今皆砍伐为种苞谷,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淤日积,水势年增。”清人赵仁基也认为:“水溢由于沙积,沙积出于山垦……江底日高,而容水之地浅矣。”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进我国。由于玉米、甘薯对土质、水分的要求不高,在丘陵、山区广泛种植。”
材料四:面积为31.6万平方千米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00年在青海省建立,49%的黄河水、25%的长江水,15%的澜沧江水都来自这一地区。它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更是三江流域的生态敏感地区。
(1)下列曲线中,与洞庭湖的面积变化最相符合的是( )
(2)1950—1958年间,洞庭湖面积迅速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 B、需要增产粮食而围湖造田
C、水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 D、湖泊沼泽化速度加快
(3)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
①湘江 ②三峡水库 ③渤海滩涂 ④青海湖 ⑤江南水稻田 ⑥东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4)湿地的功能有(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5)以现代地理学的原理来分析材料中清人赵仁基的观点。
(6)从国家生态安全的角度来分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的意义。
阅读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某地
材料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
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
植被覆盖率(%) |
径流减少率(%) |
侵蚀减少率(%) |
20 |
15 |
55—30—20 |
40 |
30 |
80—50—40 |
60 |
60—50—30 |
95—89—80 |
80 |
75—60—50 |
98—89—80 |
≥90 |
70 |
100—95—90 |
(1)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2)从材料二表中可得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的关系是 。
(3)材料二反映了植被可以( )双选
A.使地表水下渗减少 B.使侵蚀增加
C.使含沙量减少 D.使径流量大幅度减少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至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到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问题。
t4时期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①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②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③洪峰流量增大,出现频率增多
④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已知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河的水文特征。
(2)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角度,分析保护甲河流域水环境的措施。
(3)从城市化角度说明图中多条铁路交汇对乙城市发展的影响。
读我国某山区不同年代植被状况图,20世纪50年代一支考察队从S点出发考察该山区的自然资源,最终到达最高峰,考察日志中记录道:“河谷地带都发育有河流,山区植被茂密”.回答问题.
20世纪70年代,来自M取水口的供水总量减少且供水不稳定,分析正确的有
A.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
B.当地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
C.过度开垦导致农业用水量大大增加 |
D.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 |
根据图中信息,该区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有
A.修筑梯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
B.扩大水域面积,发展水产养殖 |
C.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 |
D.在山区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