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中国与巴基斯坦签订高达数百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共建计划,规划中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中巴经济走廊”,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基斯坦及其周边的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伊斯兰堡和卡拉齐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巴基斯坦1947年独立,建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港口卡拉齐。但因领土问题与印度长期关系紧张并数次爆发武装冲突,卡拉奇临海的地理位置,使其极易受到外来侵略的威胁,与内地联系也不便。巴基斯坦遂于1961年开始新建新首都伊斯兰堡,1970年迁入。
(1)伊斯兰堡1月气温比同纬度的我国淮河流域_____(高或低),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中从我国喀什到瓜达尔港的铁路正在规划中。你认为哪些自然因素会提高铁路的造价?
(3)分析卡拉齐称为巴基斯坦最大城市的原因。
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 ~(4)题。
(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 。
(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3)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再采摘酿造而成。欧肯那根河谷是这种自然冰冻葡萄的产地,分析其自然原因。
(4)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干旱,植被遭到了破坏,土地资源退化。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各题。
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 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 |
读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及土地利用图。完成下列问题。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原因可能有
①开矿 ②人口增加 ③气候湿润 ④过度开垦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④ |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气候干燥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土壤酸化 ⑤沙尘暴增加
A.①②⑤ | B.①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②③⑤ |
(3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描述美国的地形特点。(6分)
(2)美国中部气温的年较差大,试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8分)
(3)结合人口分布图,描述美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说明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8分)
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分布最广的水果之一,其种植要求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米。喜光、喜暖温、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
(4)加利福尼亚州是世界的重要葡萄产区,结合材料分析该州葡萄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土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冲积物组成 |
B.位于从湿润向干旱过渡地带,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 |
C.位于中温带,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
D.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多为内流区 |
目前,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地貌的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 B.流水侵蚀作用 |
C.流水沉积 | D.风力沉积作用 |
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中过量开采矿产资源 |
B.工业污染严重,导致环境脆弱和生态破坏 |
C.农耕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发达 |
D.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
下图是陕西省和陕北榆林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陕南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并说明理由。
(2)分析榆林市天然气能源开发的优越条件。
(3)榆林市地区采掘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水土流失问题,试分析原因。
(4)简述榆林地区采掘业发展对当地人口的影响。
读 “珠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③污染浪费严重 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③ |
该图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暴雪 | B.沙尘暴 | C.咸潮 | D.赤潮 |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l: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图甲)、“唐山钢铁”不利态势图(图乙)
(1)河北省植树造林,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指出此生态屏障的位置及生态效益。(8分)
(2)据图乙说出振兴“唐山钢铁”和打造绿色企业的主要措施。(10分)
(3)首都将部分行政单位、科教文卫等产业转移到保定、唐山等地。简述这对保定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完成各题.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雨林群落高大茂密的原因是( )
①热量充足 ②水分丰沛 ③生长季节连续 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 |
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C、②④
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①雨林观光 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
A.肥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读图回答各题。
下列省区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 )
A.宁夏 | B.青海 | C.陕西 | D.新疆 |
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开采矿产 ②生态移民 ③合理载畜 ④抽取地下水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材料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读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流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始于南宋……史载“沅湘间多山,农家唯种栗,且多在岗阜,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明清两代,人口压力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更为加剧……从雍正末至乾隆初开始,人们对两湖地区的开发转向原始林木茂密的湘鄂西山区。
材料二:乾隆末年,王昶在总结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湖北万城堤溃的原因时指出:“四川、陕西、湖北山木丛林处,今皆砍伐为种苞谷,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淤日积,水势年增。”清人赵仁基也认为:“水溢由于沙积,沙积出于山垦……江底日高,而容水之地浅矣。”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进我国。由于玉米、甘薯对土质、水分的要求不高,在丘陵、山区广泛种植。”
材料四:面积为31.6万平方千米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00年在青海省建立,49%的黄河水、25%的长江水,15%的澜沧江水都来自这一地区。它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更是三江流域的生态敏感地区。
(1)下列曲线中,与洞庭湖的面积变化最相符合的是( )
(2)1950—1958年间,洞庭湖面积迅速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 B、需要增产粮食而围湖造田
C、水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 D、湖泊沼泽化速度加快
(3)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
①湘江 ②三峡水库 ③渤海滩涂 ④青海湖 ⑤江南水稻田 ⑥东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4)湿地的功能有(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5)以现代地理学的原理来分析材料中清人赵仁基的观点。
(6)从国家生态安全的角度来分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的意义。
阅读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某地
材料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
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
植被覆盖率(%) |
径流减少率(%) |
侵蚀减少率(%) |
20 |
15 |
55—30—20 |
40 |
30 |
80—50—40 |
60 |
60—50—30 |
95—89—80 |
80 |
75—60—50 |
98—89—80 |
≥90 |
70 |
100—95—90 |
(1)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2)从材料二表中可得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的关系是 。
(3)材料二反映了植被可以( )双选
A.使地表水下渗减少 B.使侵蚀增加
C.使含沙量减少 D.使径流量大幅度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