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0分)当丰田汽车正在向世界第一个年产千万辆汽车企业的目标迈进时,底特律上空正被上亿美元的亏损和裁员的阴云所笼罩;随着日本汽车企业和欧美汽车厂实力的此消彼长,世界汽车产业制造中心正向亚洲转移.读题33"世界汽车工业转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汽车工业的生产属于生产协助联系中的------型.(分散   集中)
(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的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主要原因是:
A.原料和燃料资源丰富                    B.临近港口,交通运输便利
C.分布集中,集聚效应显著                  D.重视科学技术投入
(3)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B.潜在巨大的消费市场
C.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                      D.劳动力资源丰富
(4)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汽车,其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分散在15个国家和地区,这样布局的目的是为了市场上的交易费用,降低_________ .提高经济效益,在全球寻找最优_________ ,以获得最佳的效益.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珠三角部分区域图和珠三角地区产业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材料二:

(1)试说明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部门具有哪些特征?
                                                           。
(2)90年代以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
(3)在上述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移给转入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安徽省部分人口迁移及承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
blob.png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
blob.png

(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
(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已开工建设,这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读我国南水北调输水路线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南水北调”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问题的具体措施。材料中提及的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在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的原因是         。中线调水的起点在      ,该线路主要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2)我国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                              
(3)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和西线方案相比较,东线工程的优势条件是:      
(4)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最大障碍是:                           (   )
A.秦岭       B.昆仑山脉     C.巴颜喀拉山脉    D.祁连山脉
(5)跨流域调水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试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受水区产生的生态影响主要有(至少两点):(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三部分,图示输水干线为____________工程的主体;a河是____________,c地位于____________流域。
(2)分析该输水干线调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3)该输水干线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输水路线中可以自流输水的河段是____________河段。
(4)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试分析实现该线优质供水的主要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
材料一: 2009 年 12 月 12 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共同出席中哈天然气管道竣工仪式,并共同按下管道启动按钮。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该管道的竣工通气,标志着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取得重要进展。
材料二:西气东输二线管道走向为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经西安、南昌,南下广州,东至上海,干线全长 4 859 km ,加上若干条支线,管道总长度超过 7 000 km 。
材料三:图 20 是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及中国西气东输线路图。
(1)材料一认为该管道的竣工通气,标志着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取得重要进展。试分析中国与中亚进行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_________
(2)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对中国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3分)
(3)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到达中国霍尔果斯的这条天然气管道,穿越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主要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比较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线输气终点均为能源紧缺地区 B.两者沿线均经过季风气候区
C.两条线路设备投资大,但运输连续性强 D.两线建设不可能破坏沿线生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水北调示意图

(1)东线方案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________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图中A、B、C各段水道中能够自流输水的是________段。
(2)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差的是________线。
(3)南水北调产生生态效益是,增加调入区城市________和________,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缓解________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的扩大,控制________。
(4)解决上述地区缺水水问题,除了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5)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和西线方案相比较,东线工程的优势和劣势条件是:
(6)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最大障碍是:
A.秦岭山脉 B.昆仑山脉 C.巴颜喀拉山脉  D.祁连山脉
(7)近年黄河下游断流现象未再发生,这主要是因为
A.下游地区降水补给充足  B.跨流域调水,紧急补充
C.上游地区大力节水  D.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综合调度管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四大工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四大工程的名称A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下列我国重点建设项目,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是  
A.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B.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C.青藏铁路第二期工程      D.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3)在西电东送工程中,以输送水电为主的是  
A.北线工程        B.中线工程    
C.北线工程和东线工程      D.北线工程和南线工程
(4)四大工程中,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______,_______。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三个方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1为“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除标注外,其余每格1分,共15分)

(1)填写工程名称: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工程。四大工程中,沿线自然景观差异最大的是__________工程。
(2)在“西电东送”工程中,以输送水电为主的线路是(    )

A.北线工程 B.中线工程
C.北线工程和东线工程 D.北线工程和南线工程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线路中,地形最复杂、施工最困难的是________线。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引水,利用________提水北送至 ________地区。“西气东输”工程干线西起           (地形区名称)的轮南,东至________(城市名称)。
(4)修建青藏铁路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建设“西电东送”工程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东部:                                                                  
西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问题。
材料一
表1 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

指标
工业化前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中期
工业化后期
后工业化时期
人均GDP($)
260~728
728~1456
1456~5460
5460~13104
13104以上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50以下
50~70
70~87
87~98
下降

表2  广东省各地带工业化发展阶段

指标
山区
两翼
珠江三角洲
全省
人均GDP($)
1054
1249
5594
2381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72.66
80.33
96.22
92.24

注:2004年数据,根据2005年《广东统计年鉴》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初步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通过优化工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使工业发展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目前珠江三角洲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着力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及其产业结构演变图

(1)根据材料一可知,广东省大致处于工业化__________阶段,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__________阶段。
(2)珠三角产业转移接收地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
(3)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图”可知,珠江三角洲工业由开始的__________导向型工业发展为__________导向型工业,目前升级为__________导向型工业。
(4)简述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运河两岸的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折射出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怎样以现代文明的技术和能力做好大运河的保护、开发和“申遗”工作,将是对全中国人民智慧的一大考验。
材料一: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如图甲),基本沿今京杭大运河路线北上,调水沿途要建梯级抽水站(见图乙),在经过黄河时要建设“穿黄工程”(见图丙)。

请结合甲乙两图,说说在运河上修建闸坝和抽水站的作用。并分析说明建设经大型涵洞在黄河河床下输水的“穿黄工程”的理由。
根据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优缺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旨在缓解北京市及周边省市天然气的需求、改善首都能源结构和大气环境质量的陕西到北京第二条输气管道已于2005年7月全线贯通。
材料二    2008年10月14日,濮阳市召开“榆林一濮阳一济南”天然气输气管道建设协调动员会。“榆林一濮阳一济南”输气管道工程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大能源项目,也是全国干线管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材料三   陕一京、榆林一璞阳一济南输气管道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

(1)以陕西偷林、靖边为中心的鄂尔多斯气区,是我国四大天然气区之一,请写出另外三大气区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除陕一京、“榆林一璞阳一济南”输气管道工程外,还有序号①代表的另一输气工程。请写出它的名称及最主要的目标市场:____、____;并简要分析我国不惜投人巨资建设这些工程的原因。
(3)陕一京输气管道工程的灵丘至涞源段和“榆林一璞阳一济南”输气工程的长治至安阳段,施工难度相对大一些,请简要分析原因。
(4)“榆林一璞阳一济南”输气工程即将开工,清你就该工程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提
出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化图和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回答下列问题。(l8分)

(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原因是什么?(3分)
(2)20世纪80年代国外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直接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原因是什么?(3分)
(3)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人地区变为转出地区的原因。
(4)读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方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输水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近期透露,国务院南水北调第三次建委会确定了最新建设目标:东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通水;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
(1)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2)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如图)(7分)
A.东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河至____(城市)。
B.中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水库至____(城市)。
C.西线调水路线:____江和____江至____河。
(3)东线方案主要能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缺水的地区(自北向南依次为)____河、____河、____河三大流域用水的紧张状况。
(4)试分析南水北调输水和北方用水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输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实施后
A.可彻底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B.可能造成南方缺水
C.可能使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上升,减少土壤次生盐渍化
D.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
(6)除南水北调外,我国大型的资源或能源的调配还有________、________,对调出区来说,是把____优势转化为____优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