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探日本产业转移之因, 思中华强国之路。
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热潮,并持续至今。
(1) 能源: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时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重化工对原料、燃料的消耗量大。20世纪70年代,国际“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上涨,从而(      )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汇率:1985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1倍多。原来国际市场上日本产品卖1美元,升值后售价就达2美元。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      )。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3)  市场:至80年代,日本传统工业品的(      )(国内/国际)市场趋于饱和,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
(4)  劳动力: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高,另一方面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的数量减少,日本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      )和(      )的双重制约。
(5)  土地: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      )洋沿岸地带。这一带用地紧张,价格昂贵,环境污染严重。促使日本企业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      )发展。
(6)  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政策明显对传统企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要么向(      )密集型转型,要么向(      )转移。
(7)  简要谈谈你的强国之路(言之有理即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四大工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沿途自然带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
(2)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它们对上海有哪些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西南地区水力资源十分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整体来看,中国的天然气供应仍严重不足,单靠西气东输一条管线仅仅满足部分市场需求,下一步引进中亚天然气的西气东输二线也将建成投产,三线、四线工程也已经纳入规划建设中,有望在“十二五”末落成,届时中国的“气荒”有望基本解决。
材料二:中新网2010年6月6日消息:备受关注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进度比计划大幅提前,韶关作为广东省内7个对接城市中的第一站,有望于明年上半年率先具备供气条件。
材料三:第二条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

(1)由材料知,引入国外气源或塔里木新增气源是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建设的基础,你认为海外气源除哈萨克斯坦、里海地区外,还有可能来源于哪里?为什么?
(2)与第一条西气东输管线相比较,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有何优劣势?
(3)材料一中提到的西气东输三线、四线有望“十二五”末落成,届时我国“气荒”问题基本解决。试分析规划多条西气东输线路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什么,并分析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见图乙)。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

(3)图中方框A为宁夏中卫县沙坡头地区,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沙障(如图甲所示),治沙效果非常理想。简述草方格沙障在固沙方面的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30万人,为历年之最,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与此相反的是,由于经济迅速回暖,2011年春节过后,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缺工现象,重现“用工荒”。其中,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缺工超过200万人,部分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下图为中国产业转移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30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
(2)目前,西部地区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的部分产业转移。试简要分析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
(3)长三角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功能合理的大都市圈,其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部分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和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能源资源西多东少。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对我国能源和水资源实行跨区域调配,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1)在图中①~⑤工程中,属于西气东输的是       ;属于西电东送的是               ;属于南水北调的是               。(填代码)
(2)②③工程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缓解东部的       问题;④⑤工程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缓解华北地区的         问题。
(3)线路①的起点属于          经济地带,终点属于      经济地带(东部、中部或西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以电子信息技术带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日本和韩国当前都已进入产业转移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一批世界级的知名大企业都开始积极向外扩张,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投资地,加速做大做强,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材料二:目前,日韩的中小企业则正在积极寻找合适的投资地。在这一背景下,广东省委、省政府确定把日韩作为当前招商引资重点区域,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更是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具体体现。广东在日韩的招商活动中,也针对性地推出了信息产业、重化与原材料产业、制造业领域等合作项目。
(1)日本和韩国积极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从本质上讲,是为了     
两国在寻找合适的投资地过程,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2)广东适时推出一系列合作项目,以通过接受国外产业转移,加快调整      ,缩短   的时间。
(3)你认为广东省在积极引进国外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图 “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
(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经纬网判定,北水南调是由_______流域调入_______流域。
(2)试分析该地区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原因有哪些?
(3)试分析北水南调工程的有利条件及其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甲图表示日本企业在亚洲地区的用人规模和企业所处自然环境,乙图表示日本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看出,下列叙述最为恰当的是(    )

A.日本企业主要设在种植园农业区
B.日本企业主要设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C.人均GDP越低,用人规模越大
D.日本企业设在天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最多

(2)日本向该地区输出的工业,除“劳动密集型”以外,还有对环境      大的工业。
(3)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有                     
(4)图示地区的交通位置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0分)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
(2)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示意图,读图后完成:(13)

(1)分析建设青藏铁路该工程的艰巨性以及工程建成后的重要意义。
(2)西电东送工程中,全国有北、中、南三线,请说出北线与南线各主要依靠何种能源产生巨大的电能输出,电力各输往哪一主要工业区。

线路
依靠能源
输往工业区
北线
 
 
南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1是我国某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图示地区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有哪些?
(2)简要分析该工程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分别有哪些有利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我国“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4年10月1日全线建成投产。读西气东输主干道经过的两个地区简图,回答有关问题。

(1)左图中A铁路干线名称是:A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B铁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分)
(2)简要描述两图所示地区的地形特征差异。(4分)
(3)甲图中水利设施是当地人民顺应自然规律创造的著名文化景观,其名称是__________,指出该工程水源来源及在输水方面的优势。(3分)
(4)丙图为乙图地区某年1~9月气候直方图,据图分析该地区l-----9月农业生产过程中,
可能遭遇到哪些自然灾害,并说明理由。(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2月7日上午10时,又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开工仪式在广东省深圳市观澜镇求雨岭施工现场隆重举行。西气东输二线是我国一项战略性工程,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部署中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工程,是减少排放、改善人们生活的民生工程,对提高克服金融危机的信心、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二 我国1980—2003年能源生产和消费变化状况图

材料三 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增加、市场环境转变,乃至地方政府主动推动的巨大压力,并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江三角产业过渡期不可回避的“阵痛”。
材料四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1)设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线走向时所考虑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
A河流     B交通    C 城市分布    D 农业类型
(2) 材料二中,曲线①代表能源         变化状况,曲线②代表能源         变化状况,其中我国石油进口量最多的年份是       年。试分析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
(3)2008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23%左右,而我国只有2.7%左右。由此怎么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4) 分析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