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
由图可知
A.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
B.在产业转移过程中Ⅱ、Ⅲ类国家处于有利地位 |
C.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 |
D.产业转移是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 |
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
A.加快乙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
B.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C.与Ⅰ类国家分工合作,集中发展甲、乙两类产业 |
D.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
读“十五计划四大工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设有利于( )(多选)
A.北煤南运 | B.西气东输 | C.西电东送 | D.西部开发 |
(2)有利于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工程是
。
(3)西电东送工程北、中、南三线分别经过 、 和
三大流域,有利于缓解 、
和 三大工业基地的用电紧张状况。
“西气东输”工程管道线全长4 200千米,它对于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地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海洋多于陆地 |
B.我国天然气资源在陆地上的分布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
C.我国陆地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
D.我国有新疆、青海、西藏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 |
“西气东输”工程所输送的天然气与煤相比,其优势性体现在:
A.开发难度小 | B.输送、储存方便 |
C.减轻大气污染 | D.燃烧效率低 |
随着冬季的到来,我国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又要面临着再一次的“煤荒”,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最合理、综合效益最高的是:
A.充分发挥“西气东输”管线大量运输天然气的作用,缓解沿线的用煤紧张 |
B.加快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 |
C.增加山西等煤产区煤的外运铁路建设 |
D.研发新能源 |
2008年12月26日,中线黄河北——羑河北工程(简称黄羑段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河南省南水北调黄河以北干线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 | B.①②④ | C.①②⑤ | D.①③④ |
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大量调水,加大长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
B.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沙漠化问题 |
C.利于解除黄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人民日报》2006年7月27日报道: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珠三角面向内地的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新一轮转移的产业绝大部分属于
A.劳动密集型 | B.知识密集型 | C.资源密集型 | D.动力指向型 |
这样转移的结果是
A.转移了工业污染,减轻了就业压力 |
B.增加了生产成本 |
C.使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D.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双赢 |
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对沿线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有利于沿线水生生物的生长 | B.沿线地下水位抬升,可解决用水紧张问题 |
C.工程沿线可能使土壤盐碱化更加严重 | D.有利于沿线城市污水的排放 |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工程方案相比较
A.西线地区人口最稀少,调水量最大 | B.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较好 |
C.东线可利用京杭大运河原有水道,实现自流 | D.三条路线均可把水调入首都北京 |
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下列有关输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北线输出的既有火电,又有水电
②.南线输出地势第二、第三阶梯交界处的水电
③.中线输出区的水能蕴藏量居全国第一
④.输出电能的省区均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有关输入地区的正确说法有( )
①.输入地区均位于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②.输入地区均有发达的钢铁工业基地和优良的海港
③.输入地区主要能源不足,发展工业所必须的其他资源配套较好
④.输入地区已初步形成我国的城市群(带)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读下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2003年)
材料二 世界产业转移路线图
材料三: 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总量
地带 |
国内生产总值(%) |
人口总量(%) |
人均GDP(元) |
东部 |
58 |
41.2 |
7594 |
中部 |
28 |
35.7 |
4426 |
西部 |
14 |
23.1 |
3456 |
(1)材料三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这种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三个地带GDP的人均差异比总量差异要________(大、小)一些。
(3)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 )
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GDP | B.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 |
C.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GDP | D.GDP、人均GDP、经济发展速度 |
(4)从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与美国产业构成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差异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美国第二产业比重较低,与其产业向外转移有关,美国转移到中国的产业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美国产业转移到中国,对中国何影响?
由图可知,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
A.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
B.在产业转移过程中Ⅱ、Ⅲ类国家处于有利地位 |
C.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 |
D.产业转移是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 |
2008年2月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东至上海,南至广东,将于2011年全线贯通。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有利于推进我国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1)为了及时了解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建设情况,需要采用的技术是(单选)
A.RS | B.GIS | C.GPS | D.GIS和GPS |
(2)从气候、地形两个要素,比较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起止点所在省区的地理环境差异。
|
起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终点(广东省) |
气候 |
|
|
地形 |
|
|
(3)我国为何要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
西气东输工程所有管线经过我国西部地区的:
①新、甘、宁、陕 ②甘、宁、川、渝
③新、晋、豫、滇 ④青、川、黔、皖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