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图是我国中部某省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小题。

下列有关该省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于农民工向沿海地区流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减小
B.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该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口迅猛增加
C.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幅较大
D.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均明显增大

为推动该省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应积极发展               (  )。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工业 D.现代服务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推断该产品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A.甲国→乙国→丙国 B.乙国→丙国→甲国
C.丙国→甲国→乙国 D.丙国→乙国→甲国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B.该产业转移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不会出现减少的趋势
D.第一阶段丙国的利润率高于第三阶段的甲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东省顺德市凭借家电产业规模庞大、名牌云集、配套完善的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是“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近年,顺德家电产业不断向安徽部分城市转移。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箭头代表的可能是

A.资金和能源 B.资金和技术
C.能源和人才 D.政策和资源

图示现象指向安徽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
B.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
C.接近廉价劳动力市场,降低生产成本
D.接近高等院校,获得技术支持

有人说,该现象会对顺德经济发展带来“阵痛”,你认为带来的“阵痛”可能是

A.就业机会减少 B.生态恶化加重
C.环境质量下降 D.资源消耗增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某地区2008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平均预期寿命81岁。下图表示“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传统农业阶段 B.工业化起步阶段
C.工业化阶段 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下列有关该地区21世纪以来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出现负增长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
C.第三产业占主导
D.以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关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大
B.加工工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C.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快
D.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平衡的增长态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很多鸟类具有沿纬度季节迁移的特性,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称之为候鸟。市场经济其实也就是候鸟经济,投资商就是“经济候鸟”,哪个地方“水草丰美”,投资商就飞到哪里。读“某工业‘候鸟’示意图”,完成下题。图中转移的工业可能是(  )

A.钢铁工业     B.电子工业     C.化学工业     D.纺织工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80年代初,某国W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W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W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 (  )

A.研究   B.设计  C.零部件生产   D.组装

近几年,W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主要目的是(  )

A.加快新车型的研发 B.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C.扩大新车型的产量 D.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在苹果公司全球代工厂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苹果每台iPad利润达150美元,而中国工人仅能从中获得8美元,相当于利润的1.6%。据此并结合下列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上面各图中,最能反映当前中国所处地位组合的是(  )

A.Ⅰ、乙、②、c       B.Ⅱ、乙、③、b    
C.Ⅲ、乙、③、a     D.Ⅲ、乙、④、a

要形成中国的“苹果”产业,我们最应该(  )

A.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产业和技术
B.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C.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培育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实现产业创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西部大开发和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上海某毛纺织厂迁到西部地区,这主要是可以 (       ) 

A.利用西部地区的科技力量 B.利用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C.接近原材料和燃料基地 D.促进当地畜牧业大规模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               (   )

A.加工阶段 B.设计阶段 C.营销阶段 D.以上都不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大型纺织集团在该地区建立“农场——轧花厂——纱线厂”产业链,主要原因是

A.可形成集聚效应,降低生产成本
B.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C.优惠政策多,基础设施完善
D.产业基础雄厚,人才技术优势突出

工业转移对该区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B.推动城市化进程
C.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D.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区域增长格局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与“中国经济领头雁”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近年来遭遇整体经济增速回调、经济增长趋于理性回归相比,以环渤海为中心的中国北方区域突然发力,区域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在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速上,环渤海地区的各省市排名前列。超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许多省市。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的原因有(   )
①北方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等要素比南方低 ②北方各种资源和能源比南方丰富 ③国家加快了推进以环渤海地区为中心的北方区域的发展步伐 ④北方交通和对外联系比南方方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其最具优势的产业部门是(   )

A.微电子工业 B.重化工业 C.食品工业 D.玩具工业

首钢迁出北京,落户河北曹妃甸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迎接北京奥运,减少对北京环境的污染
B.为了开发北方煤炭和铁矿资源,发展北方地区经济
C.为了开发海洋资源,推进北方可持续发展
D.为了发展和日本等东北亚地区的对外贸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黄河金三角区”。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①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②黄河的便利水运 ③劳动力丰富廉价 ④科技、教育水平较高

A.①②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A.大面积草场被占用,草场面积缩小
B.就业机会减少
C.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加重
D.对当地原有工业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美国多家高新技术的特效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移入中国北京等地,与此同时美国多家领先的特效企业宣告破产。一方欣欣向荣与一方难以为继的背后预示的是一次从美国到中国的3D产业大迁徙。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3D产业难以为继而中国欣欣向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劳动力 B.人才技术 C.政策 D.市场

美国多家特效企业移入,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①填补3D产业空白                ②有效缓解“民工荒”问题
③提高娱乐服务业的集聚程度       ④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2005年相比,在我国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电

下列关于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
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
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D.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