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图为某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生产、销售情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阶段Ⅰ,该地区企业生产特点有(    )
①专业分工程度高 ②总体生产能力弱 ③各企业团结协作 ④各企业联系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阶段Ⅱ与阶段Ⅰ相比,该地区企业发展的优势有(    )
①环境污染减轻 ②原料渠道拓宽 ③规模效益增强 ④内部交易成本降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替换为高端产业。读图回答题。

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 B.加强相互竞争
C.靠近原料产地 D.获取邻厂信息

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 
的优势是:

A.管理经验 B.资金
C.科技 D.廉价劳动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下列城市工业产值结构示意图,图序与地名排序相符的是(   )

A.大同、宜昌、珠海、唐山、
B.大同、宜昌、唐山、珠海
C.宜昌、大同、珠海、唐山
D.宜昌、大同、唐山、珠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显示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06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值,读图回答12~13题。

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畜产品的加工、畜产品的销售分别属于的产业是

A.a、b、c B.b、a、c
C.c、a、b D.c、b、a

①、②、③最有可能的省是

A.黑龙江、四川、海南
B.海南、浙江、黑龙江
C.浙江、四川、黑龙江
D.黑龙江、浙江、海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地有大型黄铜矿和煤矿,计划在该地建①冶炼厂②火电厂③硫酸厂④水泥厂,图1是其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

12.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厂正确的是(  )
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
13.图6所示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酸雨            
C.沙尘暴           D.土地荒漠化
14.下列工业区的发展经验可供该地区借鉴的是(  )
A.美国硅谷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鲁尔区    D.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来源: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转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B. 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C. 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D. 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2)1980—1999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  )
A. 农业   B. 工业   C. 商业   D. 旅游业

来源:三大产业及其产业结构转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开发期(a)、增长期(b)、成熟期(c)和衰退期(d)四种发展阶段。 读图2和图3,回答8~10题。

8.根据图2所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的产业(    )。
A.a    B.c    C.d    D.b
9.按图3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一环节(    )。
A.设计   B.加工    C.营销    D.设计+加工
10.按照图2和图3所示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自身工业方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全面吸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B.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C.积极引进处于成熟期的产业
D.在外国企业的帮助下学习工艺和产品创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产业典型产品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依据下图判断,信息产业处于       期(填字母);纺织工业处于    期或    期(填字母)。
(2)产业的转移对转移国或地区而言往往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据下表分析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ABC各是什么不利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B.环境污染减弱
C.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保护 D.有利于产生新的发达国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跨国公司家用电器工厂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跨国公司工厂的生产、布局2000年和1990年相比的主要变化。
(2)分析影响该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设厂的主要因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

A.促进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国内形成新的主导产业
B.促进了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 国际产业的转移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C.改善了产业转出区和转入区的环境质量
D.扩大了就业范围,增加了就业机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
B.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矛盾仍很严重
C.第二、三产业开放程度差异大,、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D.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  )
①劳动力因素 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③市场因素 ④国家政策 ⑤环境污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锦涛在报告中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结合下表,回答7~8题。
7.表中甲处最有可能是
A.汽车         B.飞机         C.天然气       D.钢铁
8.表中乙、丙分别为大豆和油菜籽两种油料作物,则
A.乙为油菜籽,丙为大豆        B.乙为大豆,丙为油菜籽
C.乙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    D.丙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来源:工农业产品产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完成问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2)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津京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3)为了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劲不足的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应重点发展 (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石油、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D.电子、食品、高档服装工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