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A.热量更丰富 |
B.地形更平坦 |
C.土壤更肥沃 |
D.水源更充足 |
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A.扩大播种面积 | B.提高机械化水平 |
C.选用优良品种 |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
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下左图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下右图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A. | 洪泽湖周边地区 | B. | 太湖周边地区 | C. | 沿江地区 | D. | 沿海地区 |
2."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A. | 山地易排水 | B. | 山地日照充足 | C. | 山地风力大 | D. | 山地云雾多 |
图18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第46题.
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有
A.从Ⅰ到Ⅲ阶段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
B.从Ⅰ到Ⅲ阶段图中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
C.从Ⅰ到Ⅲ阶段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
D.从Ⅲ到Ⅳ阶段城市的服务功能减弱 |
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农业生产类型对应合理的是
A.华北平原—水产养殖业 | B.鄱阳湖平原—水稻种植业 |
C.四川盆地—大牧场放牧业 | D.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 |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52~53题。
②、③两地区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A.②地区海拔较③地区低,热量条件较好 |
B.②地区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③地区多 |
C.②地区地热(地下热水)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的光热条件优越 |
D.②地区位于澜沧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
有关图中一些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是农业发展的首要限制性因素 |
B.⑤地区农业生产潜力不大,粮食产量低 |
C.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是⑤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
D.春旱是影响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 |
读图,回答61-63题。
下列地理分界线不经过秦岭——淮河的是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 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
C.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错误的是
①a—灌溉水源 ②b—夏季低温 ③c—洪涝灾害 ④d—低温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 |
有关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的错误判断是
A.a—水稻、柑橘 | B.b—小麦、大豆 |
C.c—棉花、香蕉 | D.d—青稞、油菜 |
图14是我国某地区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图中a地区发展种植业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光照充足 | B.降水丰富 |
C.地势低平 | D.气温日较差大 |
图中a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A.春小麦 | B.冬小麦 |
C.甜菜 | D.棉花 |
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图12所示。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0题。
上述四种农作物优势产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A.自然条件 | B.交通条件 | C.劳动力因素 | D.产业化基础 |
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B.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
C.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 D.缩小地区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