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和某种天气系统出现频率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该区域出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热带气旋 | B.温带气旋 |
C.热带高压 | D.暖锋锋面 |
与该天气系统伴生的自然现象是
A.锋面雨 |
B.伏旱 |
C.风暴潮 |
D.大雾 |
滑坡是我国山区常发生的一种地质灾害。 图中的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甲图显示
A.坡度越大滑坡发生的频率越高 |
B.滑坡发生频率与坡度呈反相关 |
C.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高 |
D.40°以上的陡坡不会发生滑坡 |
从乙图可知
A.滑坡发生频率与土质无相关性 |
B.土质颗粒越大,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越大 |
C.土质颗粒越小,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越大 |
D.砂质土壤发尘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
人类的哪些活动可以降低滑坡灾害的发生频率
A.水库建设 | B.陡坡开辟梯田 | C.山区采石 | D.封山育林 |
图是修建山区公路前后的两幅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修建公路后,小河沟含沙量的变化及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含沙量减少;②含沙量增加;③植被破坏,易水土流失;
④路面平坦,不易水土流失;⑤山体坡度变陡,易水土流失。
A.②③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①④ |
照此下去,该山地公路的安全最容易受到何种灾害的威胁
A.泥石流 | B.滑坡 | C.洪水 | D.地震 |
为了保证公路的安全和区域的生态环境,应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①植树种草 ②修筑水泥路面 ③修筑水泥护坡 ④河流上游修建水库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下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
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
B.终年光照充足 |
C.雨热同期 |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
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自然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
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成 |
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
D.两种自然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
关于两种地质灾害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
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降低滑坡的发生频率 |
蝗灾没有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消失,因为( )
A.现代农业并没有把灭蝗作为一项常规任务来抓 |
B.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程度不断提高 |
C.全球变暖的影响 |
D.蝗灾发生的自然环境条件古今相差不大 |
突然,混沌的黑压压的天际裂开了,露出了不规则的几组线条,无比强烈的光从线条里闪射出来,伴随着令人震耳欲聋的巨大轰鸣,为狂风暴雨呐喊助威。”请结合该段描述完成题。
从成因和发生过程看,该段描述的是_____灾害( )
A.地质地貌 | B.气象 | C.生物 | D.海洋 |
文字描述的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
①季节性 ②频发性 ③高强度 ④不可预测性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下列气象灾害与发生时间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台风——夏秋季节 | B.暴雨洪涝——春夏之交 |
C.寒潮——春秋两季 | D.干旱——冬季半年 |
当你在山区考察或旅游时,若发生大规模的泥石流,下列四种自救方式你应当选择( )
A.向发生泥石流的沟谷上游快跑 |
B.迅速向发生泥石流的沟谷下游逃跑 |
C.赶快躲在沟口大石头的后面 |
D.快速向垂直于沟谷两侧的山坡上移动 |
台风是影响我国海域和沿海地区的重要灾害天气,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是由强烈发展的冷锋造成的 |
B.台风可以缓解华北平原的春旱 |
C.影响我国的台风来自印度洋 |
D.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
下列关于我国洪涝灾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洪涝灾害的危害较小 |
B.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但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 |
C.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致呈下降趋势 |
D.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近年来气候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