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阅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1)—(3)题。

地区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主要
灾害
种类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水土流失
台风
龙卷风
酸雨
雪灾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蝗灾
干旱
洪水
飓风
龙卷风
水土流失
酸雨
干旱
洪水
水土流失
干旱
土壤盐碱化
生物灾害

(1)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它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草原面积广阔、牲畜多          
B.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丰富
C.欧洲冬季寒冷,1月均温低于0℃ 
D.欧洲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2)欧洲和北美洲存在同一项灾害,这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
A.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B.受西风影响降水过多
C.工业化程度高          D.跨纬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
(3)南亚的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成因有:
①地势低平 ②位于赤道,全年多雨 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  ④春季积雪
大量融化 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来源:自然灾害与防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6年2月17 日上午9时许,菲律宾东部莱特岛南部山区发生特大泥石流,2000余人遇难。导致本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滥砍滥伐 B.连续暴雨 C.地震 D.山体断层发育
来源:自然灾害与防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1)~(3)题。
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烧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
(1)从日记里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侵袭 ⑤气旋过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2)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
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             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  
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         D.增加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
(3)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太湖平原

来源:自然灾害与防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6年第五号台风“格美”于7月19日下午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升成,7月25日凌晨4时前后进入台湾海峡,15时50分在福建晋江围头镇沿海登陆。下图是台风经过福建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受台风“格美”影响,7月25日凌晨4时~15时50分期间,福建晋江围头镇最有可能盛行: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2)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其原因是:
A.台风微弱    B.台风中心经过   C.台风消失   D.台风停滞不前

来源:自然灾害与防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运用现代化技术可减少海洋风暴对航行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用GPS可及时获取风暴发展过程的数据      
B.利用GIS可对海洋风暴的数据进行分析
C.利用RS 可判断海洋风暴的风力大小   
D.RS 可提供海洋风暴的三维坐标
来源:自然灾害与防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Ⅰ为2002年10月30日由卫星所拍摄意大利西西里岛某灾害发生后第4天的影像,图Ⅱ为该地区的等高线图。回答 题。
    图Ⅰ
图Ⅱ
19.据图判断,该灾害最可能是                           (   )
A.森林火灾      B.火山喷发     C.龙卷风      D.沙尘暴
20.此图所示灾害发生区盛行风向是                         (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1.图片说明,在灾害监测中                          (   )
A.遥感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B.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C.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D.雷达导航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来源:自然灾害与防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1)~(2)题。

(1)以上各天气系统中,可能发展成台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天气系统过境后,一般会出现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B.甲、乙天气系统一般与丁天气系统联系在一起,相伴而生
C.受丙天气系统的影响,我国北方秋季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D.伏旱的形成一般与丁天气系统有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8日11时50分,图示地点(34.4°N,73.6°E)发生里氏7.6级地震。回答(1)-(2)题。
(1)该地强烈地震的发生是由于:
A.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的张裂加剧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减弱
C.非洲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挤压加剧
D.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的速度加快
(2)甲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有:
A.油菜 B.棉花 C.黄麻 D.茶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 题。

23.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                               (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4.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
A.①          B.②          C.③         D.④
25.若救护直升机位于甲图中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的何点,才能被救护人员直接观测到                        (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6年5月16日23时28分,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岸近海继2004年12月26日发生巨大地震以来,再次发生7.2级地震。读图完成6~8题。

两次地震的发生都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图示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A.破坏性 B.规律性 C.地域性 D.关联性

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北京市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   )
A.35°         B.25°         C.20°       D.15°
(2)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示四个区域中(   )
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            B.②主要受寒流影响
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            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地时间9月2日下午2点55分,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附近印度洋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到9月3日12时,地震已造成42人死亡,422人受伤,死伤人数还可能继续增加。,等震线是裂度相等各点的连线,裂度是指地震对地面损环程度,它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的大小、地质结构、建筑物的结构、人口密度等因素有关。读某地等震线分布示意图分析完成下面两题:

P点裂度数值可能是:
A  6         B 5     C 大于5小于6     D 大于6小于7
形成Q点裂度状况的原因可能是:
A Q点的震级小     B Q点的震源深  C Q点为城市,人口密集  D Q点的地质稳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震是突发性强、破坏大的自然灾害,研究地震时空分布规律及其破坏程度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前提,这也为地震多发地区的防震减灾教育提供必要的依据,据此回答1—2题
下列区域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土耳其多地震与其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有关; ②日本、我国台湾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有关; ③印度尼西亚南侧多地震与其处于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关;④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有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下列影响地震结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1990-1995年)(图中“风雹”包括大风、龙卷风、雹灾等灾种)

以上灾害中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是

A.洪涝 B.火山爆发 C.地震 D.干旱

根据资料可以看出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灾害按表现特征主要是

A.缓发型灾害 B.突发型灾害 C.过渡型灾害 D.人为诱发灾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两地区图,回答1—3题。

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A.淡水资源 B.渔业资源 C.石油、天然气 D.煤炭、铁矿

该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若不慎会导致当地

A.水体富营养化 B.水体放射性污染
C.外来物种入侵 D.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下列具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和火山 B.暴雨和泥石流 C.洪涝和台风 D.滑坡和沙尘暴
来源:地质灾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