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下图中0点为l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109°E,34°N)向正西偏531km,向正北偏448km。P1,P2分别是仅考虑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2000年土地覆盖重心。据图完成下列下列各题。

据图文材料推测1980年中国土地覆盖中心O地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图中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生态问题是( )

A.沼泽大面积萎缩 B.生态用水紧张
C.森林面积锐减 D.土地荒漠化

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B.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C.重心从0点移到P2点主要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D.重心从0点移到P1点主要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完成第23题。

对比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原因可能是(  )

A.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影响,海冰消融慢

B.北极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冰消融快

C.南极地区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海冰消融快

D.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小,太阳辐射强度大,海冰消融慢

来源: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地理试卷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年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的雪线正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上升。下列措施中,对缓解其山顶冰雪融化可行的是(  )
①禁止游客登山,封山保护冰川
②改善能源结构,利用新能源
③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
④实行人工造雪,增加储冰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纳木错湖位置示意图”。近年纳木错湖泊面积不断扩张,2001年~2009年间,湖面扩张超过50平方千米。据此完成下题。

纳木错湖泊面积不断扩张,其根本原因是

A.降水增多 B.生产、生活用水减少
C.全球气候变暖 D.湖泊下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

A.

降水稳定

B.

水土流失量稳定

C.

土壤肥力稳定

D.

岳桦结实线稳定

来源:2020年全国卷Ⅰ高考地理试卷
  • 更新:2021-09-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山峰最可能位于()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该山脉冰川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北太平洋 D.南太平洋

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退缩率差异的最可能因素是()

A.风力 B.地势
C.降水 D.气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总体发展趋势是(  )

A.持续下降 B.波动上升
C.无法判断 D.保持平稳

以下不属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是(  )

A.海平面上升
B.整个水循环过程发生改变
C.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发生变化
D.臭氧层“空洞”扩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作出安排。回答下列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全球各纬度降水量均增加 B.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
C.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D.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大量使用制冷设备 B.过度排放酸性气体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 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林地 B.湿地 C.草地 D.寒漠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回答问题。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东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旱涝灾害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导致全球增温的原因很多,其中人为原因主要包括
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②开发利用冰川
③森林的破坏                    ④空调的广泛使用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年平均气温(1885年~2008年)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反映这段时期该城市年平均气温

A.逐年上升,季节变化减少 B.逐年上升,季节变化增大
C.总体上升,年际变化增大 D.总体上升,年际变化减小

造成该城市气温上升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温室气体排过量排放 B.太阳辐射逐渐地增强
C.日地距离越来越靠近 D.城市化水平不断下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CO2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构成
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

A.

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

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

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

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来源:2020年全国卷Ⅲ高考地理试卷
  • 更新:2021-09-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下题。

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冷暖干湿交替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12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下图为“2010~2050年我国固体废弃物碳排放的趋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A.CO2浓度增大,大气逆辐射增强
B.地面温度增高,地面辐射增强
C.水汽含量减少,太阳辐射增强
D.植被覆盖率降低,光合作用减弱

有关我国固体废弃物碳排放的叙述,正确的有

A.目前我国固体废弃物碳排放量呈快速上升趋势
B.固体废弃物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
C.推行清洁生产有利于减少固体废弃物碳排放
D.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会迅速减少固体废弃物碳排放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