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4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始进入实质性谈判的关键阶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向题。
材料一: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图18)。
材料二: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我国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任重而道远。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个人层面看,节能环保是践行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简述生活节能的主要途径。
(2分)
(3)为什么说我国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任重而道远?_
(6分)读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处,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该地区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除了该地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山体中断裂发育,造成岩石破碎,风化严重;还在于 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2)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___________(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_____ ___(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3)中央气象台和国土资源部经常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这属于自然灾害防御的_________ __防御。
(4)在野外遇到泥石流,要向 的方向跑。在山区扎营,为防泥石流,不能选在 。
读图15,根据我国某省区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图 15所示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 。
(2)比较该省甲河以南和以北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
|
甲河以北地区 |
甲河以南地区 |
气候类型 |
|
|
地形类型 |
|
|
(3)简述甲河洪涝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下面左图为 2001—2005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分布图(单位:次)。右图为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形成机制。
(2)简述云南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
读“我国最大降温幅度分布图”(图13),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13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反映该自然灾害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____(选择填空)。
A. B. C. D.
(2)描述此灾害的强度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3)观察图13中降温幅度大于15℃的区域。说明该区域降温幅度大的主要原因。
(4)说出该自然灾害对农业和交通的影响。
(5)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进行防灾、减灾。下列防灾、减灾活动中,采用遥感技术的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采用GIS的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A.通过政府网站获取成灾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料
B.从历史资料中查询同时期的气象情况
C.根据卫星云图、气象数据模拟灾害发展过程,进行灾害预报
D.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气象数据
E.集合相关数据,对灾区各县、乡进行准确而快速的损失评估
F.利用地面多普勒雷达获取大气状况的相关数据
读下列一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下图)
材料二:甲、乙两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
河名 |
各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 |
|||
冬(12-2月) |
春(3-6月) |
夏(7-8月) |
秋(9-11月) |
|
甲 |
6 |
51 |
2 2 |
21 |
乙 |
4 |
27 |
50 |
19 |
(1)读材料一,简要分析图中甲、丙两河流之间湿地的形成原因。
(2)读材料二,比较甲乙两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突出差异并简要分析成因。
(3)在农业或交通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全球变暖对俄罗斯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次会议的焦点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上。
材料二:气候科学家们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在2015到2020年间开始减少排放。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科学家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请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到相应的方框内,说明当前全球变化的原因与危害。
A.全球海平面上升 | B.海洋表面出现膨胀 |
C.极地冰雪融化 |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上面的联系框架图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性。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焦点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__原则。
“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策略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2月初,持续的强降雨使得法国西北部洪水泛滥,导致西北部多个城市被洪水淹没,数千个家庭断水断电。下图为法国部分区城图。
(1)根据材料,从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的角度分析本次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4分)
(2)说出图示区域河流下游防御洪涝灾害的措施。(6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冬季日本雪灾频发。下图为日本位置和山地分布示意图。
指出日本雪灾分布的主要地区,并分析原因。
(28分)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图为我国近30年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4分)
(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区?(4分)
(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8分)
(4)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6分)
(5)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可采用哪些措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6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火电站、钢铁、有色冶金、建材、化工……这些重点用能行业,将大量碳物质排入空气,造成全球变暖。由于变暖破坏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农作物,在印度喜马拉雅山冰川的融化造成了水灾。长期来看维系生命的河流可能干涸。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时间即将耗尽。科学家呼吁“别再烹煮地球”。
材料二 2010年夏季,上海的大多数公共场所将空调温度定格在26 ℃以上。节约1亿度电,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00万吨。
(1)解释全球变暖会导致河流干涸的原因。(4分)
(2)分析为减缓“烹煮地球”而采取的根本措施。(3分)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冰雹是一种强对流天气,中纬度内陆地区是冰雹多发区。阿勒泰地区的北部为阿尔泰山,南部是准噶尔盆地,地势具有明显的阶梯状特点。读下图和表2回答问题。
(1)说出该地区冰雹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空间分布成因。(6分)
(2)简述冰雹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危害。(4分)
(10分)自然灾害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第30号台风“海燕”给菲律宾、越南北部及我国广西、海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菲律宾受到的影响最大。下图为台风“海燕”的路径图。
(1)分析菲律宾以东的洋面成为台风源地的主要原因。(4分)
(2)简述菲律宾受台风“海燕”影响,损失惨重的可能原因。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焚风是气流翻过山岭在背风坡下沉时增温变得又干又热的地方性风。位于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市出现焚风时,日平均气温比正常时能偏高10℃左右.图为石家庄市附近地形东西剖面示意简图。
(1)据图分析石家庄市焚风的成因和影响。
(2)为减轻焚风对初夏农田庄稼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阅读材料和下面的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尼北部苏门答腊岛亚齐省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波及周围国家,截止2005年1月20日,这次灾难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数超过了22万6千人,这是104年来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
材料二 中国国际救援队1月19日在印度尼西亚亚齐省省会班达亚齐发现一例新的疟疾病例,后经确诊这个病人患了疟疾。随着雨季的来临,亚齐省近日连降大雨,印尼官方要求有关各方尽快采取措施,防范雨季可能带来的洪涝灾害和传染病暴发。
材料三 国际劳工局1月19日在日内瓦发表公报称,印度洋地震和海啸使亚洲受灾国损失了大约100万个就业机会。公报估计,受灾国需要2年时间才能恢复85%失掉的就业机会。
(1)本次印度洋地震的震中位于 板块和 板块之间,这次地震属于哪个地震带? 。
(2)地震发生时会诱发其它的自然灾害,这次地震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灾害是 ,除此之外,地震还有可能诱发哪些灾害? 。
(3)这次地震使受灾国家经济遭受重大打击,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是________和 。
(4)如何才能减轻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你认为有哪些可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