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海南东方市八校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文)试卷

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8月袭击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同时中央气象台8月5日17时发布的暴雨警报,淮河以及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将有强降水。浙江大部、江苏大部将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部有特大暴雨。回答下列各题。
依据上述材料和有关地理知识,与暴雨联系不紧密的地质灾害是(   )

A.崩塌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

对台风、暴雨、洪涝的最重要监测手段是(   )

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B.利用气象雷达
C.利用探测气球 D.利用气象卫星

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袭击沿海地区 B.常发生在秋冬季节
C.一种在海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D.只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81年冰冰岛拉基山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约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火山喷发()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

材料中三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嫁荡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属于( )

A.气象灾害 B.水文灾害 C.生物灾害 D.地质灾害

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

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损失 D.环境受到污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的原因是(   )
①特殊的地理位置 ②多山的地貌
③强烈的地壳活动 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我国东南半壁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东南部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
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生态脆弱
C.东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部受灾体少
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

形成我国受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
①国土面积广大;        ②人口众多;
③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灾次频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南岛属于我国的(  )

A.海洋灾害带 B.东南沿海灾害带
C.东部灾害带 D.中部灾害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为(  )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伏旱、暴雪、沙尘暴 D.伏旱、洪涝、冻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东河源市新丰江水库大坝工程于1958年7月动工,翌年10月蓄水。蓄水后不久,这个以往地震极少的地区,地震活动开始频繁发生。从1960年5月开始不断有有感地震发生。右图是1962年3月19日河源地震(里氏6.1级)等震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以上材料说明(   )

A.地震活动具有平静期与活跃期交替的特点
B.图示地区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C.各种地质灾害在成因上有关联性
D.人类活动可能诱发地震

本次地震对图中A、B两地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强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B地的经济更发达      B.B地的震级小于A地
C. A地城市分布更密集    D. B地抗震能力更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下图完成。

火山喷发后,一些空域限制飞行是因为这些空域(   )

A.雷暴频发 B.严重缺氧
C.有大量可燃气体 D.火山灰浓度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5月,一波接着一波的罕见暴雨侵袭中国南方,各地洪水肆虐。一些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其中广州市在半个月时间里,两次水漫全城,显现城建规划不足。读南方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次洪涝现象的发生与以下哪个环节改变关系最密切(   )

A.③ B.④ C.⑤ D.⑧

城市建设导致(   )

A.蒸发量增大 B.地下径流增加
C.地下水位上升 D.地面汛期洪峰量增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      (   )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A.群发性 B.随机性 C.突发性 D.链发性

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① 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 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 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 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自然灾害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947-1970年全世界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表

自然灾害
火山爆发
地震
水灾
热带风暴
死亡人数
0.72万
15.1万
17.3万
74.5万

 
(1)写出孕育表中各灾害的地球表层环境,火山爆发、地震          ,水灾      ,热带风暴    

(2)致灾因子是对人类及其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造成损害的              变化。
(3)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                          、等。(4)由图可见,       是自然灾害发生的必要条件;                                         是自然灾害形成的充分条件;影响灾情大小的 因素是                                      ,灾情的形成是该三因素              的结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和下面的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尼北部苏门答腊岛亚齐省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波及周围国家,截止2005年1月20日,这次灾难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数超过了22万6千人,这是104年来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
材料二 中国国际救援队1月19日在印度尼西亚亚齐省省会班达亚齐发现一例新的疟疾病例,后经确诊这个病人患了疟疾。随着雨季的来临,亚齐省近日连降大雨,印尼官方要求有关各方尽快采取措施,防范雨季可能带来的洪涝灾害和传染病暴发。
材料三 国际劳工局1月19日在日内瓦发表公报称,印度洋地震和海啸使亚洲受灾国损失了大约100万个就业机会。公报估计,受灾国需要2年时间才能恢复85%失掉的就业机会。

(1)本次印度洋地震的震中位于       板块和      板块之间,这次地震属于哪个地震带?                  
(2)地震发生时会诱发其它的自然灾害,这次地震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灾害是       ,除此之外,地震还有可能诱发哪些灾害?             
(3)这次地震使受灾国家经济遭受重大打击,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是________和         
(4)如何才能减轻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你认为有哪些可行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中国地震多发区分布图

资料二   2002年12月25日,新疆乌恰县发生5.7级地震,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约在二千五百万元左右。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
资料三  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地震,造成了24.2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人 民币)。1999年台湾南投发生7.6级地震,造成2329人死亡,财产损失92亿美元。
(1) 根据资料一,说明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和三,分析地震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3分)
(3)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请简析其原因?(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

材料二 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4分)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请分析其原因。(2分)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2分)
(4)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怎样逃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