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是
A.阿尔卑斯山雪线高度降低 |
B.低纬地区粮食增加 |
C.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延伸 |
D.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
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环境破坏等。据此完成小题。
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A.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 |
B.财产损失 |
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
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 |
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地震 ④风暴潮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不同的自然灾害各有其一定的受灾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旱的主要受灾对象为农作物及农田 |
B.地震的主要受灾对象为农作物及农田 |
C.风暴潮的主要受灾对象是工程建筑 |
D.洪水的主要受灾对象是工程建筑 |
通信系统、供电系统、交通系统等生命线工程,易受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多受________________等受灾方式的损害( )
A.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风暴潮;变形、开裂、沉陷、淤埋、泄漏 |
B.洪涝、干旱、冻害、风暴、病虫害;浸泡、缺水、冷冻、雹砸、虫食 |
C.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台风;浸泡、淤埋、腐蚀 |
D.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风暴潮;变形、震塌、沉陷、毁坏 |
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相对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灾情来说,具有( )
A.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
B.超前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
C.滞后性、隐蔽性、狭窄性和暂时性 |
D.滞后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暂时性 |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震级高达里氏8.9级的大地震,被列为百年以来的第五大地震。据表完成小题。
年份 |
发生地点 |
里氏震级 |
1960 |
智利 |
9.5 |
1964 |
美国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
9.2 |
1957 |
美国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 |
9.1 |
1952 |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
9.0 |
2004 |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 |
8.9 |
百年以来里氏9.0级以上大地震主要分布在( )
A.太平洋中脊地震带 | B.环太平洋地震带 |
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D.大西洋中脊地震带 |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大地震,是由于( )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背运动张裂 |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背运动张裂 |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
下列有关这次地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次地震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主要是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的,所以海啸在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 |
B.由于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海域,所以对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影响较大 |
C.新加坡虽然距震中比斯里兰卡近,但由于受到岛屿的阻隔只有震感,损失不大 |
D.印度洋中的岛国马尔代夫,由于地势低,首都马累2/3的地区被海水淹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