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地理——自然灾害】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明最容易发生滑坡的条件。(4分)
(2)为防止该区域滑坡的发生,请提出应采取的措施。(6分)
(10分)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
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下图是2013年11月11日20时至11月12日20时我国部分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时段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最高的地区是( )
A.桂奥 | B.粤桂 |
C.琼奥 | D.湘南 |
该时段图示地区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天气可能是( )
A.强降水天气 | B.大风天气 |
C.干旱少雨天气 | D.低温天气 |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表为我国华北地区干旱强度等级实际概率表(干旱强度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
之间的对比状况) 。
推测华北地区旱灾最严重的月份是哪一个,并分析该月份旱灾最严重的原因。
2013年1月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被网友戏称为十里“霾”伏,自强不“吸”,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两者的差异在于雾的相对湿度比霾大,霾的固体悬浮物较雾多。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3年1月14日20时至1月15日20时全国霾和雾天气预报。
材料二:下表为上海在2013年1月12日至17日间气温、风向、风力和天气状况的变化情况。
2013年1月部分日期的天气状况
(1)根据材料一,比较图示时间段内雾和霾在我国空间分布上的相同处。
(2)上海在1月15日灰霾天气后,经历了什么天气过程?判断依据是什么?
(3)该天气过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冬季的逆温现象会加剧大气污染,造成灰霾持续不退,其原因是什么?
2013至2014年冬季气温较往年偏高,许多卖保暖冬衣的厂商出现亏损,据气象部门解释与当时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厄尔尼诺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西太平洋则水温偏低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题。
关于厄尔尼诺对我国暖冬形成的解释,说法合理的是( )
A.太平洋东部暖湿气流加强 |
B.秘鲁寒流减弱,我国冬季偏暖 |
C.海陆间温差减小,冬季风势力减弱 |
D.太平洋中部暖湿气流加强 |
据统计,西太平洋(包括南海)每年台风及热带风暴形成的平均次数为24.3 次。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延续,则下列关于2014年台风及热带风暴次数的数据最可能接近实际的是( )
A.27 | B.26 |
C.25 | D.22 |
2003年12月,我国大部分地区“缺电”“缺油”,拉响了我国能源安全的警报,下图为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 )
A.核能 | B.天然气 | C.煤炭 | D.可再生能源 |
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考虑,最值得推广(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
A.核能 | B.天然气 | C.煤炭 | D.可再生能源 |
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题。
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这反映了( )
A.地壳活动加剧 | B.黄赤交角增大 |
C.太阳辐射增强 | D.全球气候变暖 |
以上现象的发生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高纬地区作物减产,低纬作增产 | B.全球水量增多,水资源丰富 |
C.热带沙漠气候区会变得湿润 | D.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
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
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
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
导致全球增暖的速率加快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主要包括:( )
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②开发利用冰川 ③毁损热带雨林 ④围湖造田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3月11日,北京时间13点46分,日本本州岛东北宫城县以东发生9.0级超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地震使日本主要的工业部门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并波及世界经济市场。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二核电站等核电站也受到了严重影响,甚至发生了核泄漏事故。
材料二 日本超强地震位置示意图
受此次地震的影响,短期内国际市场( )
A.铁矿石价格上涨 | B.原油价格上涨 |
C.部分电子元件价格上涨 | D.汽车轮胎原料价格上涨 |
此次超强地震的危害巨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地震震级大,震源深,破坏力大 |
B.未能及时、准确发布地震预报和警报 |
C.主震过后,余震频繁且等级较高 |
D.受原发性主灾及其诱发的次生灾害的共同影响 |
从地理角度看,影响核泄漏物质扩散的主要因素有( )
A.风、地表径流、洋流 | B.风、气温、太阳辐射 |
C.气温、地表径流、植被覆盖率 | D.植被覆盖率、洋流、大气能见度 |
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东北航线、西北航线会合处N临近( )
A.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 |
B.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
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
D.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
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 )
A.可全年航线 | B.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少 |
C.不宜使用罗盘导航 | D.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 |
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水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
A.中国——巴西 | B.日本——英国 |
C.越南——法国 | D.美国——印度 |
自然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1年1月26日,日本九州南部的雾岛山新燃岳火山喷发,激起的火山灰冲到3000米的高空,能见度降到500米左右,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极大影响。
材料二:“东亚局部区域图”。
(1)此次火山喷发固然规模较大,但对中国国内航空运输影响较小,试分析其原因。
(2)请评价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