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A.福建沿海 | B.黄海沿岸 |
C.准噶尔盆地 | D.柴达木盆地 |
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 B.受暖湿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
C.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 D.晴朗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
关于热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空气的垂直运动 |
B.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
C.指空气的水平运动 |
D.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大气运动形式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其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磷矿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近年该国拦坝蓄水,兴修水利;引进外资,创办免税工业园;开发矿产,发展民族工业,使国民生产总值稳步提高。(下图为摩洛哥区域图)
(1)分析摩洛哥毗邻撒哈拉沙漠,但却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试分析乙地“清凉”的原因。
(2)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该国为合理利用水资源筑坝蓄水,建设农田排灌系统的原因。
(3)分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布局的有利区位条件。
河北省张家口市处我国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地带,冬季寒冷漫长,有较丰富的森林、矿产资源。下图为张家口市(阴影部分)及周边地形图。
(1)张家口市分布哪两种气候类型?请描述其中一种气候类型特征。
(2)试述洋河水文特征。
(3)张家口市天然滑雪条件良好,分析其自然原因。
(4)张家口市属“环京津贫困带”区域之一,试分析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及可采取的措施。
读我国北方某地气温水平分布图,回答下题:
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应在
A.①附近 | B.②附近 | C.③附近 | D.④附近 |
若该锋面为快速移动的冷锋,会带来雨雪天气,则降水最集中的区域可能为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④⑤ | D.①②⑤ |
36.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09月22日《农民日报》“秋雨绵绵落华西”——2014年9月7日以来,一场接一场的秋雨接踵而至,四川陕西等地迎来今年时间最长的一次降水过程,局地发生暴雨洪水灾害。(华西秋雨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指渭水流域、汉水流域、重庆、四川等地区的秋雨)。陕西当地俗称“秋淋”,四川等地也有“你有万担粮,我有秋里墒”之说。
材料二 雅安市是中国四川省中部偏南下辖的地级市,素有“川西咽喉”、雅安自古多雨,有西蜀天漏之说,俗语“雅无三日晴”,号称雨城。
(1)根据表描述雅安气候特征
(2)据图甲、图乙分析地形与雅安雨城形成之间的联系
(3)简述华西秋雨对四川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
下图为某城市3月底的平均气温及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各题。
丙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公园绿地 | B.商业区 |
C.住宅区 | D.工业区 |
如该地区种植梨树,甲、乙、丙、丁四地梨花最晚开放的地点可能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图为东南亚马来半岛以附近气温(单位:℃,等温距为5℃)、降水(单位:毫米)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处的气温范围是__________,并说明原因。
(2)图示地区七月盛行______风,此风对图示地区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3)依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4)举出一种图示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社会经济方面的区域优势
下图为对某天气系统在我国各地过境的降雨量预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高压 | B.低压 | C.冷锋 | D.暖锋 |
该天气系统过境,给甲地带来的气象灾害是
A.洪涝 | B.台风 |
C.风暴潮 | D.寒潮 |
若下图表示海陆风,图中的曲线表示等温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是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
B.此时是白天,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
C.此时是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
D.此时是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表1
年份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
植株数量 |
灌木植物 |
1 |
1.00 |
1.00 |
1.00 |
1.00 |
草本植物 |
1 |
1.18 |
1.20 |
1.21 |
1.23 |
|
地上生物量 |
灌木植物 |
1 |
1.09 |
1.10 |
1.12 |
1.11 |
草本植物 |
1 |
1.47 |
1.55 |
1.52 |
1.53 |
|
地下生物量 |
灌木植物 |
1 |
1.01 |
0.99 |
0.98 |
0.97 |
草本植物 |
1 |
1.21 |
1.29 |
1.42 |
1.58 |
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 | B.总生物量 | C.地上生物量 | D.地下生物量 |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A.太阳辐射较弱 | B.气温较低 |
C.暖湿水汽充足 | D.风力较弱 |
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国际考察队于l989年7月26日从长城站出发,经过7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于l990年3月3日顺利到达和平站,完成了第一次国际合作横穿南极大陆的壮举。读此次穿越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穿越南极大陆的过程中,考察队员最可能遇到“迎头风”的路段是
A.从长城站到阿蒙森一斯科特站 |
B.从阿蒙森一斯科特站到东方站 |
C.从东方站到和平站 |
D.从长城站到和平站 |
1959年澳大利亚、阿根廷等l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该条约针对南极地区的目的不包括
A.和平利用 | B.科学考察 |
C.进行核试验 | D.环境保护 |
图中四条弧线可能代表到达和平站时晨昏线状况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A.极密 | B.密 |
C.中密 | D.稀疏 |
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