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米、60厘米、50厘米的透明玻璃柜,在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盆热水 (A盆)和一盆冰块(B盆),然后用塑抖薄膜把柜的顶部密封,在塑料薄膜的一侧开一个小孔,点燃一束香,放进小孔内(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之后,你能看到烟雾在玻璃柜内A、B、C、D之间形成一个环流。

(1)这个小孔应当开在装有      (填“冰块”或“热水”)的盆子上方。
(2)这个实验要验证的是      环流,这个环流形成过程各个环节发生的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④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③②
(3)下图的甲乙丙三张图中,能正确反映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环流(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及其等压面弯曲形态的是____图。

(4)上图中B、D两点,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点;A、B两点的气压相比,气压更低的是________点。若A、B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则图示季节应当是北半球的____(填“1”或“7”)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对周边地区热力作用产生影响,所以对降水量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因季节而有差异。
材料二:我国某山区水库对降水量的影响图(图甲),该水库地区的地形图(图乙)

(1)请说出水库、湖泊和江河等水域对降水量影响的季节差异,并结合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解释其原因。
(2)请描述材料二中我国某山区水库库区1968—1972年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并结合材料三简析其成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气候变化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
(4)A国内矿产资源缺乏,但有丰富的水力资源,请具体分析A国内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A、B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

(1)A、B两个等压面,数值较大的是             ,理由是               
(2)在近地面,陆地与海洋比较,气压较高的是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此时,此地为     (昼或夜),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D>B>A>C
B.C>B>A>D
C.D>A>B>C
D.B>D>C>A
(6)热力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境内居住着门巴族、珞巴,藏、汉等民族。
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涌水、渗水问题。
材料二   墨脱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下图)

(1)简析墨脱气候四季如春的主要原因。
(2)分析修建嘎隆拉隧道时出现涌水、渗水的原因。
(3)过去从波密通往墨脱的交通线一年中经常出现“南通北不通、北通南不通”的现象,请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
(4)墨脱县虽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但目前并无计划大规模开发当地水利资源,试分析原因。(8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亚洲南部地区图,回答问题。

(1)描述A区域降水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水稻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地区和高原东北部,评价印度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3)图中B地区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试从大气热力过程分析该地区太阳辐射最强,气温低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洞庭湖地理位置图及洞庭湖1825~2006年间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
(2)洞庭湖湖面夜雨较多,试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3)说出洞庭湖水域面积近200年来的变化趋势及这种变化对周围地区气温、降水、生物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3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是一个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古老生物种类众多。
下图A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图A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


(1)分析澳大利亚动植物原始且独特的原因。
(2)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3)比较②地和③地水资源的异同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据央视网消息:历时三年建设的中缅天然气管线于2013年10月20日全线贯通。中缅天然气管线起点位于缅甸西部皎漂港,终点为我国广西贵港,全长7676 公里。纵贯我国西南4个省区市。据估算,中缅天然气管线投产后每年将为我国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相当于2012年全国消费量的8%。
材料二 我国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示意图。

(1)西北油气进口通道首先进入霍尔果斯,它位于我国的           (省级行政区名称),东北油气进口通道首先进入我国的       (省级行政区名称)。
(2)西南油气通道的起始地在缅甸马德岛上的皎漂镇,这里的工程建设深受气候影响,每年的     季施工尤其困难。图中能够表示皎漂镇气候类型的示意图是      

(3)中缅天然气管线的建设,对我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4)我国目前一半以上的石油、天然气需要从国外进口。简要分析中缅天然气和石油管线的建设,对我国优化能源进口路线及保障能源安全的重大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两城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由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晋陕豫三省边缘“黄河金三角区域”(图1中阴影区域)。区域内煤炭开采生产能力约1亿吨,占全国的4%;氧化铝产能610万吨,约占全国的35%,是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
材料四 铝工业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矿山、冶炼和加工三大领域,其中尤以电解铝能耗为最。1吨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为14 622度,相当于3.2吨标准煤;炼1吨铝综合能耗为9.6吨标准煤。因此,按9.6吨标准煤/吨铝计算,排放二氧化碳21.8吨、碳5.8吨。
(1)石家庄与太原两城市纬度相仿、距离相邻,但气候差异比较大。两城市中全年各月气温偏低的是     ,主要原因是什么?
(2)“黄河金三角区域”苹果种植面积近700万亩,年产苹果700余万吨,是世界苹果主产区中唯一符合苹果七项生态指标的最佳优生区。简述该区域苹果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3)“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山西省一直是我国的煤炭大省,却没有能成为经济强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为该省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4)试从资源、能源和交通运输方面简析“黄河金三角区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的区位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日本区域图,回答问题。(9分)

(1)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一般情况,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为什么?(2分)
(3)日本传统工业区高度集中于太平洋沿岸,试分析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问题。
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桔、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350万。

(1)描述x半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不同点,并简析主要原因。
(3)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       为低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在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形成   ,并在夏秋季节影响我国沿海地区。
(2)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       ;此时长春刮            风。
(3)B、C两地风力较大的是         ,其原因是
(4)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理由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列表比较A.B两地大气物理性质。

 
A地
B地
气温
 
 
气压
 
 

(2)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         ,
当地吹            风。
(3) 解释(2)题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最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对北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 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
材料二 《北京晨报》2012年2月7日报道,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
材料三 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2分)
(2)结合图示资料,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方向。(2分)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4分)
(4)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3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