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由图中风向可判断该图为北半球的    季;字母C附近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2)图中字母A表示的是      (方向)季风,它的成因是            ;受它影响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3)字母B表示      (方向)季风,它形成的原因是                 
(4)字母D表示           (方向)风,它是由      气压带吹向         气压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非洲某区域图(图甲)和乞力马扎罗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图(图乙)

材料二:坦桑尼亚的官方首都是多多马,1996年2月坦桑尼亚国民议会从达累斯萨拉姆迁至多多马,但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等条件的原因,大部份政府机关仍然留在达累斯萨拉姆。
材料三: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面积近七万平方公里。维多利亚湖在7-8月干季,是雷雨活动最盛、强度最大的时期。干季的雷雨,多发生在午夜至清晨这一时段,当地习称“夜雷雨”。
(1)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主要分布在海拔 1700—3000米的高度范围,在森林带以下和以上分别为热带草原带和高山草甸带,分别分析这两地没有分布森林的原因。
(2)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维多利亚湖干季多为“夜雷雨”的主要成因。
(3)说明适合迁都至多多马的原因,并分析其大部分政府机关至今仍未完成迁都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压状况看,丙处为_________;从气流分布状况看,丁处为_________。图中丙、丁两处之间的最大气压差可能为(填写字母)________百帕。

A.40< P< 41 B.44<P<45 C.54<P<55 D.59<P<60

(2)图中甲地的风向?比较图中甲、乙两她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
(3)简述图中天气系统A经过北京前和经过北京后的北京市天气状况。
(4)如果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在春季受图中丙天气系统控制,则可能出现哪些灾害性天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状况示意图”,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用“→”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2)图中近地面_________________点是高压区,_________________点是低压区。
(3)近地面B点吹_________________风。
(4)A、B、C三点都位于同一纬度上,此时若地球位于远日点,则A点处在_________________(陆地或海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左图为世界某区域七月等压线图(单位:百帕),下右图为该区域西岸部分地区七月份的等温线图,分析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甲地气压值可能是         百帕,并在丁点画出此时的风向。
(2)描述图示大陆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3)说明图中24℃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上图中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并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
(2)简要描述上图A、B、C、D四地之间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3)下图为A、B两地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其中日较差较小的是     ,试分析原因。

(4)如果A地是陆地,B地是海洋,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______风(风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济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大气的运动”进行了探究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活动1: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l)根据材料,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

(2)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探究活动2:活动小组在海陆风的基础上,将时空尺度和范围放大,研究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不同季节的大气运动,如下图所示。

(3)图示表示的是______(季节),M表示________(气压中心),其切断的气压带为_________,N表示___________(气压中心)。
(4)根据图中风向,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其对我国东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1)-(3)小题

(1) 图中点①~⑤,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________。 
(2) 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
(3) 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读后完成(4)-(5)题。

(4)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5)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6)①、④两地气温日较差(一日内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差值)较大的是:       ,并说明其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问题:

⑴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季风图的是      图,此时为南半球    季。
⑵图乙中低气压中心名称是               ,被其切断的气压带是                
⑶B表示      季风,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⑷C表示南亚的     季风,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甲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乙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3)描述下图所示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回答

(1)曲线①表示的是      气温日曲线,。曲线②表示的是     气温日曲线,导致上述两条曲线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2)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

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日16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月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      月季风图,A为     季风,B为      季风。
(2)盛行A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3)B季风的成因是                                   
(4)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北半球的昼夜状况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①~④代表的内容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认真研究图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数字代表的内容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②           ,③           ,④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填数字)。
(3)由图知,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4)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煤炭、石油等),使大气中的CO2增多,导致大气吸收   
    (填数字)能力的增强,并通过       (填数字)把热量还给地面,从而使全球气温变暖的趋势加快。
(5)运用上述示意图,分析新疆塔里木盆地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圈,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B是   
               (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在②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2)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季风环流,B处是亚欧大陆,C处是太平洋,则此图所示的季节是
       ,②的实际风向是     风。
(3)如果此图表示局部洋流模式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洋流构成了北半球         (中低纬或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①、③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③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                 作用。
(4)如果此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A、B、D表示三大类岩石,C表示岩浆,则②表示的地质作用或过程是           ,D表示的岩石按成因属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每空2分)

(1)此时北半球的           季,亚欧大陆上形成               气压,它割断了   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半年后,A处刮                      季风,性质是        ,B处刮      风。
(3)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而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是                                                              。
(4)与A纬度相当的大陆西海岸形成                 气候。成因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