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月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 月季风图,A为 季风,B为 季风。(2)盛行A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3)B季风的成因是 。(4)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北半球的昼夜状况是 。
图10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3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 (共13分)(1) 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2)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格内容
(3)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4) 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据图10、表3,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2分)资料一:见图9资料二:见表2表2 不同年代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
(1)外商在中国投资快速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多选,填正确项字母)。A.自然条件优越 B.市场潜力大 C.矿产资源丰富 D.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 E.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2)图9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 ; 表2反映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 (3分)(3)分析外商在东部投资的原因(4)中西部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吸引投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3月27日,在嘉兴市召开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世博推动地区发展,“长三角”成员城市由此前的16个城市增加到22个城市。材料二:新“长三角”示意图(图16)。材料三:2008年原长三角和盐城市三大产业结构图(图17)。⑴新“长三角”地区跨越了沪、苏、 和 (填简称)等四个省级行政区。该地区核心城市是 。⑵比较2008年盐城市和原长三角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差异,并简述其原因。⑶简述“长三角”区域的扩大对新加入的地区和原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意义。⑷新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不足,解决的办法有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在全国引起广泛热议。 “海水西调,引渤入新”事业的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材料二:海水西调入疆构想图(图15)。⑴图中调水线路依次经过我国 、 和塔里木盆地等主要地形区。⑵图中A、B、C三地所属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⑶该工程建设可能对沿线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⑷分析图14中A、C两地气候特征差异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读我国“西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西电东送”工程的目标市场主要是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工业基地,据图写出它们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_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2)据图分析,“西电东送”工程三条路线的电力构成有何差异?(3)“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