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2014年11月9日12时近地面气压(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等压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           ②陆地为低压,海洋为高压
③南部等压线稀疏,北部等压线稠密   ④南部等压线稠密,北部等压线稀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此时,关于图中天气的正确叙述是

A.北京比东京气温低,气压高
B.青藏高原地区风力大,天气晴朗
C.印度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南风
D.海南岛西部出现狂风暴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及该地某日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地质构造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丙、乙、甲
B.若在图示地区修建南北向隧道,应选择甲地
C.乙地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D.丙地有地下水出露,可建大型水库

图示时刻

A.甲乙两地之间吹西风 B.甲地一定为晴朗天气
C.乙地昼夜温差小于甲地 D.丙地可能有上升气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煤、天然气和核发电等传统电能制造技术相比,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不烧任何燃料,不需用水,只是应用了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使太阳光的热能被利用来制造强大的上升气流,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它将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生产方式。读“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顶盖透明的太阳能集热棚所利用的原理为

A.温室效应 B.热岛效应
C.绿岛效应 D.狭管效应

下列地区最适宜应用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是

A.澳大利亚中部地区 B.北美五大湖地区
C.菲律宾群岛地区 D.亚马孙平原地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高空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判断,甲地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最可能为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

A.地中海沿岸火热干燥 B.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
C.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 D.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①②③所在的纬线为33°N,若①所在的大陆为欧亚大陆,③所在的大陆为北美大陆,P1、P2、P3、P4、P5代表等压面,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各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列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②①④⑤
D.⑤④③②

此季节,①所在的大陆该纬度东、西沿岸的气候特征分别是

A.东岸寒冷干燥,西岸温和多雨 B.东岸炎热干燥,西岸温和多雨
C.东岸高温多雨,西岸炎热干燥 D.东岸寒冷多雨,西岸炎热干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冰川表面的气温与同海拔自由大气相比,始终处于稳定的低温状态。图甲是“我国某山地冰川分布剖面图”,图乙是“某日观测站A处上空温度垂直分布的日变化图(单位:℃)”。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中①地实测最大风频为(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一天中①地风力最强的是(  )

A.7时~9时 B.12时~14时
C.15时~17时 D.4时~6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

A.赤道附近大陆东岸 B.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
C.赤道附近大陆西岸 D.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 B.冬、夏季风均偏强
C.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 D.冬、夏季风均偏弱

图中负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变化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水寒效应、风寒效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水寒效应”是通过潜热输送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B.“水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都是关注大气温度
C.“风寒效应”通过大气运动将身体周围热空气带走,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D.“风寒效应”与“水寒效应”一样,都会使人体温下降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身体潮湿时散失的体热比干燥时多,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
B.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水寒效应
C.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
D.印尼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甲同学在教学楼前打扫卫生,将清扫的纸屑在P地点火焚烧,他发现燃烧的灰烬升腾后,不一会儿又回到了火堆。乙同学在Q处点燃纸堆,灰烬飘走后,并没有回到火堆。下列关于材料的探究,不正确的是 (     )

A.P处形成的热力环流比Q处明显 B.Q处有较明显的“狭管效应”
C.P处这种现象夏季更明显 D.P处空气对流运动比Q处明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东亚 1960-1999 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

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A.夏季风逐年增强 B.夏季风逐年减弱
C.1961 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 D.1980 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

A.①为东南信风 B.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
C.③为高空南风 D.④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

当④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

A.大陆上等温线(相对同纬度海洋)向北凸出
B.非洲西南部高温干燥
C.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
D.巴西高原绿草茵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城市11月底的平均气温及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丙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公园绿地

根据图中原理,城市广泛采用种植草木的绿色屋顶,将

A.减少城区蒸发量 B.减弱城区热岛效应
C.增大城区地下径流量 D.增大城区地表径流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年 2月1日日本气象协会发布的樱开花预想期,回答下列问题。

甲处预想日期与乙处相比

A.早夏季风影响 B.早东部洋流影响
C.晚地形较低 D.晚冬季风影响时间长

21世纪以来,部分在华日资企业转移至日本国内,最有可能是因为日本国内

A.生产活力增强 B.就业需求扩大
C.产业升级加快 D.环境更加优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扬沙是春季时我国北方地区风力将地面沙子或尘土卷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读2011年4月28日至30日我国北方某次扬沙天气过程温度(℃)、能见度(km)和风速(m/s)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能见度温度风速
B.能见度风速温度
C.温度能见度风速
D.温度风速能见度

属于扬沙天气的时段是

A.29日8:00至29日20:00
B.28日20:00至30日14:00
C.28日20:00至29日14:00
D.29日14:00至30日8:00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