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图2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折线对应图1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1                           图2
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甲—①、乙—② B.甲—③、乙—② C.甲—②、乙—③ D.甲—②、乙—①

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②地形起伏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海陆位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2分)
材料一 粮食收获时最好的天气是晴天,以便及时晾晒。冬小麦播种前,如果有降水过程,利于土壤增墒,适宜播种和出苗生长。
材料二 见下图。

图甲 2012年10月24~26日秋收农田天气预报

图乙 2012年10月24~26日冬小麦播种农田天气预报
(1)材料二图中C地区以北已经收获完成,以南地区适宜收获,但该地却为“较适宜收获”,结合材料及两图信息,推测发生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12分)
(2)图甲中P地区纬度较低,但秋季粮食收获却晚于国内其他地区,请解释原因。(8分)
(3)图乙中B农业基地大多已由过去发展桑基鱼塘改造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原来的桑树被花卉、蔬菜取代。请简要分析影响该地区农业模式转变的圭要原因。(1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与B中低压中心是______,B与C中高压中心是______。
(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
(3)下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气压值PA、PB、PA′、PB′的大小顺序是                  

(4)说出甲处的风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该区域位于 (  )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非洲各国在利用常规能源的基础上,近年来又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能源。结合“非洲部分国家能源发展潜力图”,完成下列问题。

(1)喀麦隆、刚果和埃塞俄比亚等国水能条件得天独厚,但目前开发部分所占比重较小,制约上述国家水电开发的主要因素是 。 
(2)非洲大部分国家的理想能源是    ,简述其成因。 
(3)刚果与赞比亚两国探索和开发的共同能源是    ,简述其主要差异,并阐释其成因。 
(4)从大气运动的角度,说明埃及与南非发展风能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3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雨涝”问题,突然变成了人们目光的焦点。



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积水



(1)有专家认为:“‘雨岛效应’是诱导和强化城市暴雨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汛期,容易使城区出现强度大的降水,造成城市区域性内涝。”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城市“雨岛效应”的形成。
(2)根据图甲、图乙,试分析说明城市易出现雨涝的原因。
(3)为了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水资源问题,有人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城市雨洪利用”新型的排放系统。试分析说明该系统对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积极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区南北坡1月和7月平均气温随海拔的变化图”,其中各点为不同海拔实测得到的气温值,线段代表不同坡向的气温变化趋势。完成小题。
      
甲                            乙
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虚线可能代表山区北坡气温的变化
B.冬季同海拔南北坡温差比夏季大
C.同海拔南北坡温差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D.北坡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递减,冬季比夏季显著

下列有关该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山区以北为亚热带季风区
B.该山区以南为热带季风区
C.甲图中同海拔南北坡温差显著,与南坡降水量较大关系密切
D.乙图中实线和虚线重合,与北坡受坡面下沉气流影响关系密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山峰可能属于

A.秦岭山脉 B.太行山脉 C.武夷山脉 D.祁连山脉

北坡一月降水大于七月降水的区域大致位于海拔

A.1000米以上 B.1000米以下
C.1400米以上 D.1400米以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由图中风向可判断该图为北半球的    季;字母C附近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2)图中字母A表示的是      (方向)季风,它的成因是            ;受它影响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3)字母B表示      (方向)季风,它形成的原因是                 
(4)字母D表示           (方向)风,它是由      气压带吹向         气压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非洲某区域图(图甲)和乞力马扎罗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图(图乙)

材料二:坦桑尼亚的官方首都是多多马,1996年2月坦桑尼亚国民议会从达累斯萨拉姆迁至多多马,但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等条件的原因,大部份政府机关仍然留在达累斯萨拉姆。
材料三: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面积近七万平方公里。维多利亚湖在7-8月干季,是雷雨活动最盛、强度最大的时期。干季的雷雨,多发生在午夜至清晨这一时段,当地习称“夜雷雨”。
(1)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主要分布在海拔 1700—3000米的高度范围,在森林带以下和以上分别为热带草原带和高山草甸带,分别分析这两地没有分布森林的原因。
(2)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维多利亚湖干季多为“夜雷雨”的主要成因。
(3)说明适合迁都至多多马的原因,并分析其大部分政府机关至今仍未完成迁都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压状况看,丙处为_________;从气流分布状况看,丁处为_________。图中丙、丁两处之间的最大气压差可能为(填写字母)________百帕。

A.40< P< 41 B.44<P<45 C.54<P<55 D.59<P<60

(2)图中甲地的风向?比较图中甲、乙两她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
(3)简述图中天气系统A经过北京前和经过北京后的北京市天气状况。
(4)如果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在春季受图中丙天气系统控制,则可能出现哪些灾害性天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状况示意图”,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用“→”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2)图中近地面_________________点是高压区,_________________点是低压区。
(3)近地面B点吹_________________风。
(4)A、B、C三点都位于同一纬度上,此时若地球位于远日点,则A点处在_________________(陆地或海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图中极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环流的纬度差异 B.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C.海拔高度的地区差异 D.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图乙所示年份的下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冬、夏季风均偏强 B.冬、夏季风均偏弱
C.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 D.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亚洲局部区域某年12月21日3时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以下城市中该日:风力最大和气温最高的分别是

A.合肥乌兰巴托 B.北京东京 C.北京郑州 D.乌兰巴托东京

下图中沿郑州合肥一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应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一月、七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地一月的气压值是           ,七月的盛行风向是       
(2)依据上题风向标,分析c地一月和七月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3)说明e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4)f、g两地同处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但是其所处的自然带却不同。请说明f、g两地的自然带有何不同并分析g地自然带的成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