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图为纬度42°附近某区域沙尘暴遥感影像,其中黑色部分为海洋,浅色部分为陆地和沙尘。该区域荒漠直抵海岸,来自陆地的沙尘在海洋上空形成了一条条弧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位于

A.澳大利亚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影响图示区域降水量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大气环流

图示区域气候类型主要为

A.温带海洋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XY线为等温线,PQ为锋面。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图中O地等温线弯曲的判读正确的是

A.向北凸,气温较低 B.向南凸,气温较低
C.向高纬凸,气温较高 D.向低纬凸,气温较高

图中箭头能正确表示a、b两地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冰川表面的气温与同海拔自由大气相比,始终处于稳定的低温状态。图甲是我国某山地冰川分布剖面图,图乙是某日观测站A处上空温度垂直分布的日变化图(单位°C)。若仅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中①地实测的最大风频为

A.西风 B.东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一天中①地风力最弱的是

A.3时-5时 B.7时-9时 C.11时-13时 D.15时-17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c、d两处相比,气温较高的是    。
(2)若此图是城市风环流侧视图,①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温、减湿

(3)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b表示海洋,a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发生在             (白天或夜晚)
(4)若此图为三圈环流北半球高纬环流示意图,则a为          (气压带或风带),①处风向为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1)若相邻两条等压线相差2hpa,则图中甲、乙两处的等压线值分别为,
  pha,乙是    hpa
(2)在右图中画出高压脊(用——表示),低压槽(用……表示)各一条。
(3)A和B两处风力大的是       ,原因是                
(4)在图中A、B、C、D所标风向正确的是                     
(5)高压中心控制下的地区与低压中心控制下的地区昼夜温差小的是      。原因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2012年9月14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写出A地的气压值范围。(2分)
(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哪种气象灾害及目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5分)
(3)与C地相比,判断D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4分)
(4)判断图中字母E代表的锋面类型名称;描述当锋面E移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正确说法是 (  )。

A.该山最可能位于15°N附近
B.1月份在380米以下呈现逆温现象
C.7月气温递减率低处比高处大
D.该山山顶有永久积雪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中纬度某内陆地区地形和气温分布图,回答小题。
                
a、b两条等温线气温相差约  (  )。

A.3 ℃ B.6 ℃
C.5 ℃ D.21 ℃

x和z纬度相差2°,甲、乙、丙、丁四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核心议题是“绿色气候基金”,目的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及带来的后果等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B国西北部1月盛行风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锋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地形的影响,其性质和锋面附近的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改变。下图为庐山对锋的阻滞示意图。

材料二 1961~1970年间庐山附近两地各月降水量(mm)表

站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年总量
星子县
37.7
64.1
131.4
176.9
224.7
271.5
163.6
85.5
49.4
34
66.8
38.6
1 344.2
九江市
47.6
75.3
133.3
166.3
202.9
218.6
140.1
84.2
62.6
47.7
73.6
47.8
1 300.0

(1)结合材料一,分析庐山云雾的形成过程。
(2)依据材料二,分析庐山附近两地6~8月降水量变化的共同特点及其成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下图中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B、C、D中最有可能为郊区的是
A.A             B.B               C.C            D.D
图中区域要建设-T业卫星城,最合适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26~29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和举办时间。

届数
26
27
28
29
举办地
亚特兰大
悉尼
雅典
北京
举办时间
1996年7月19日至8月4日
2000年9月15日至10月1日
2004年8月13日至29日
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

 
材料二:第26~29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城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

(1)材料二中,四城市分别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2)第26~29届夏季奥运会中,露天赛场日均温最低的是第________届奥运会,说明判断的理由。
(3)①③两城市的气候特征有哪些差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孟加拉湾周边部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孟加拉湾沿岸某两地的各月降水量(单位:mm)

月份
地点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10.3
128.4
89
55
39.3
23.9
41.4
48.5
67
180
349.6
418.5

11
30
35
60
142
288
411
349
288
143
26
17

(1)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并简析其成因。
(2)能反映拜蒂克洛降水特征的是     地(填①或②),并分析其降水量季节差异的原因。
(3)丙区域是所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据图分析其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南半球亚热带某地各月降水量百分比累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该地夏季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雨热同期 B.盛行东南季风 C.副高控制 D.气温日较差小

该地水循环最活跃时

A.巴西高原草木繁盛 B.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C.北京香山红叶正当时 D.旧金山森林火险等级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某月14日6时的气压形势,图中L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乙地14日6时的风向为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图中L天气系统中心移到甲地的时间约为

A.14日12时 B.14 日18时 C.15日0时 D.15 日6时

图中L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最有可能是

A.晴朗 B.暴雨 C.暴雪 D.沙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