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图为沿某大陆34°纬线所做的气候要素变化曲线图(①表示1月均温,②表示11—4月降水量,③表示7月均温,④表示5—10月降水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大陆是    (     )

A.非洲大陆 B.亚欧大陆
C.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洋流 D.纬度位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0年,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下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丹麦气候资料表

2月均温
2℃
8月均温
17℃
年降水量
613mm

 
(1)有人认为,与现在的位置相比,厄勒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A处更合理。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2)与同纬度大陆东部地区相比,丹麦2月份气温有何特点?分析其成因。试分析丹麦最热月出现在8月份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一(4)问题。(28分)

(1)不同气候带下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图中反映了自然带的地域分异具有                        两种规律。(4分)
(2)甲、丙两地都在近海地区,但降水状况差异显著。试从大气运动、地形、洋流作简要分析。(12分)
(3)简要分析丁地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6分)
(4)乙所在的地理位置与珠江三角洲大体相当,但两者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各不相同,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           ,珠江三角洲农业地域类型为          。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因素是(双选):           (6分)

A.珠江三角洲平原开阔,河网密布,土地肥沃
B.乙地受大分水岭阻挡,降水较少
C.珠江三角洲人口稠密,耕作历史悠久
D.乙地地广人稀,可进行自流灌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40°N,110°E)、乙(40°N,115°E)是近地面的两点,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两地附近天气系统表达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大
B.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连续多日阴雨天气
C.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日阴雨天气
D.甲地和乙地都是晴朗少云,但是甲地气温更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季风区地理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季风成因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①季风盛行时

A.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
B.南亚处于一年中的旱季
C.澳大利亚西北部草木茂盛
D.天山牧民在山麓放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图中曲线为等风速线,虚线和实线代表不同的风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
C.季风环流 D.海陆热力性质

若虚线代表吹偏西风,实线吹偏东风,则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A.0点 B.8点
C.12点 D.16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北半球500百帕等压面天气图。读图回答下题。

等压面上A点的风向应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使太阳光的热能被利用来制造强大的上升气流,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读“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原理示意图”。完成2~3题。

顶盖透明的太阳能集热棚所利用的原理为

A.热岛效应 B.绿岛效应
C.温室效应 D.狭管效应

下列地区最适宜应用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是

A.北美五大湖地区 B.澳大利亚中部地区
C.菲律宾群岛地区 D.亚马孙平原地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关于新几内亚岛的材料,回答4小题。
材料一:新几内亚岛(New Guinea)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最高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为大洋洲最高点。全岛不少山峰都是死火山锥,部分山区近期还发生火山喷发,并有频繁的地震。
材料二:新几内亚岛简图

材料三:甲城市气温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7.1
27.5
27.2
26.9
25.3
25.4
24.8
24.9
25.2
26.6
27.0
27.3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描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三,运用所学知识,说出甲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原因。
(3)乙河为该岛最大河流,判断其入海口附近的地貌类型,并用整体性原理分析乙河上游植被破坏对河口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导致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洋流
B.从乙到丙体现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C.图示洋流降低了沿岸地区的干热程度
D.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丁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为

A.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畜产品大量出口
B.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机械化水平高,耕种、放牧、休耕轮作进行
D.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的分布。若不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将可能会出现

A.海水升温,溶解二氧化碳减少 B.两极冰川融化,山地雪线下降
C.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加剧 D.全球气候变冷,物种减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根据所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图中河流A因高原大幅度抬升,强烈下切,形成了一系列深邃的峡谷,是世界陆地上著名的河流峡谷,A河素有“美洲尼罗河”之称。
材料三:甲、乙、丙三城市气候资料图

(1)简述图中河流峡谷的形成过程:                            
(2)比较甲、丙两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3)简析乙地气温年较差大于甲地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4月20-21日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中巴经济走廊,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通过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中国可以帮助巴基斯坦摆脱经济低迷困境,实现共同繁荣,打造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棉花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占农业GDP的10%,也是该国重要的出口产品。
材料三
伊斯兰堡、卡拉奇的气候图和巴基斯坦简图。

(1)简析伊斯兰堡与卡拉奇年降水量的差异。(8分)
(2)中国和巴基斯坦筹建中巴铁路,阐述中巴铁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3)瓜达尔深水港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简析其原因。
(4)巴基斯坦要把卡拉奇建设成为本国最大的纺织城,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 B.信风
C.西风 D.季风

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图示沙尘扩散,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墨西哥湾沿岸诸国年降水量减少 B.亚马孙河含沙量剧增
C.美国东南部大气悬浮颗粒物增加 D.巴西高原干旱程度加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对气温、降水和风的影响十分显著。下图中的甲图表示的是空气由开阔地进入山地峡谷时产生的大风现象。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山地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少,由于空气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进,从而形成强风。乙图是黑龙江省某地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峡谷地带容易出现大风。为了避免峡谷风效应危害,城市住宅楼的建设应注意哪些问题?  ______
(2)山顶与山谷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  ______ ,试分析原因  ______ 。
(3)图乙表示的是  ______ (冬、夏)季的气温日变化,请说明判断依据  ______ 。
(4)山谷与山顶相比,其更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是  ______ ,试分析原因  ______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下旬,宿迁郊区农民大量焚烧秸杆,使通城烟雾笼罩,其影响有

A.夜间气温升高 B.造成大气污染
C.夜间气温降低 D.昼夜温差增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