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分析后,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画出脊线和槽线。
(2)A、B、C、D是四条锋线,其中属于暖锋的是              , 属于冷锋的是            
(3)图中大陆上的强高压名称是              ,在该气压控制下的地区盛行             气团。
(4)冷锋过境时,带给我国的天气现象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世界某一城市的风向玫瑰图,据图回答10~11题。

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A.加尔各答 B.哈尔滨 C.伦敦 D.罗马

假如该城市要规划建设一个化学工业区,最理想的区域位置是

A.西北郊 B.东南郊 C.西南郊 D.东北郊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高空有一架飞机从东向西飞行,它的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则此时(   )

A.飞机顺风飞行 B.飞机逆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吉林省东部山区P村庄在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008年12月15日,人们在清晨发现整个小村弥漫在浓密的烟尘之中,下列关于这种现象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燃煤取暖释放的烟尘较多
B.村民做早饭释放大量烟尘
C.谷地地形易形成地形逆温现象,烟尘不易扩散
D.此时盛行山风,山坡易形成地形雨,多云雾

关于图中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  ②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山东运河中学2010届高三10月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下列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先有大气的水平运动然后才有大所的垂直运动
B  A地为低压,B地为高压,所以B地的气压高于A地
C 由热力作用引起的山谷风不属于大气环流
D  D地的高压是由动力作用而形成的
如果A地为城市市区,D地为郊区,则箭头①对A地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增加了A地的大气污染状况       B 增加了A地的气温
C 直接加大了A地的地表径流       D 增加了A地的空气湿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完成l~2题。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
正确的是    (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来源: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口温差
D.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

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    )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来源: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    (    )

来源: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7年12月11日,北京迎来该年最严重的一次大雾天气,大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北京市气象台已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提醒人们注意出行安全。据此完成(1)~(2)题。
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区极端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明显高于郊区,热岛效应更为显著。其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郊区人口减少 B. 城市消耗能源增加
C. 单位面积蒸发耗热减少 D. 城乡局地环流增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高空C比D的气压__________(高或低),地面A比B的气压__________(高或低)。
(2)A比B的温度___________(高或低)。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______风。
(5)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__________风。

来源:热力环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右图中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D.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
来源:热力环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回答⑴~⑶题。

⑴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4℃ B.3℃ C.2℃ D.1℃
⑵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⑶图乙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大气的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blob.png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 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 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 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 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 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 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的空间高度为对流层厚度,读图后回答1—2题。
 
设A、B、C、D四处的气压值分别为PA、PB、PC、PD,则(   )
A.PA>PB>PC>PD                   B.PD>PC>PA>PB
C.PC>PD>PB>PA  D.PB>PA>PD>PC
由C处吹向D处的风属(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西风 D.极地东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