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晴朗天气,a大部分被大气反射
B.湖泊湿地,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
C.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则

A.甲包括水能 B.乙包括沼气
C.乙包括石油 D.丙包括煤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人绘制的北京2013年10月空气质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大风天后数日内常为空气质量优良天,与北京10月大风天相关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污染天

A.大气湿度较低 B.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
C.气温日较差大 D.主要为二氧化碳污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亚欧大陆60°N纬线上某月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丙地 B.丙地白昼时间比乙地短
C.乙地受暖流及西风影响 D.乙地濒临海洋,丙地深居内陆

在正常情况下,此时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B.南极洲的温度低于甲地
C.北印度洋洋流向东流动 D.亚欧大陆上受高压控制

以下关于甲、乙、丙的正确说法是

A.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B.甲地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甲乙之间的地带每年都有凌汛现象 D.丙地是人口密集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纬度(°N)
64
50
40
30
20
0
可能总辐射(W/㎡)
139.3
169.6
196.4
216.3
228.2
248.1
有效总辐射(W/㎡)
54.4
71.7
98.2
120.8
132.7
108.8

 
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洋流

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 “地球变暗”效应,该效应使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下降了10%~20%。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与大气保温作用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线为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时,则此时为(  )

A.午后2时左右 B.午夜前后
C.日出前后 D.正午前后

此图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由水库流向裸地 B.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C.由裸地流向水库再流向林地 D.由水库流向林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湿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减弱① 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

地面获得热量的多少主要来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情况中夜晚气温最低的是

A.昼夜皆晴 B.昼夜皆阴
C.昼晴夜阴 D.昼阴夜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B.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C.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D.a、b、c所代表的主要辐射波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20-21题.

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
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C.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D.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2月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了大范围雾霾天气,江苏、上海等地更是遭遇重度霾,空气质量较差,能见度偏低。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雾霾天气发生时,白天会导致 (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2015年8月,南京郊区农民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   )

A.削弱④,提高夜间的温度 B.阻止②,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③,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①,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菜农区的冬灌景观图.田间作物为小麦。每年入冬时,在日平均气温为3℃左右时最适宜冬灌.冬灌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据此完成各题。

下列关于冬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消灭越冬害虫.减轻病虫危害
B.有利于提高地温.防止作物冻害
C.有利于防止土壤盐渍化,增加土壤肥力
D.有利于提高土壤墒情,防止春旱

下列种植小麦的省份中,最适宜进行冬灌的是

A.青海 B.河南
C.黑龙江 D.湖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山地部分等高线、等温线及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该山地的南坡为
①阴坡              ②阳坡
③背风坡            ④迎风坡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该山地南坡山麓7月气温最高约为

A.33℃ B.40℃
C.28.8℃ D.30℃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左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10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 B.12℃ C.10℃ D.8℃

右图中能说明上题实验结果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夏天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反射作用
B.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逆辐射强
C.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二氧化碳较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