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时期以来,军队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也知道是他决定着一切国家大事,他的同僚们实际上不过是他的下级。因此,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开始更多地采用了机器生产。到1812年,国内已有200多家机械纺纱厂。1811年,工业生产总额比l789年提高50%。在农村由于消除了封建关系,农业发展也很快。实行了轮耕制,采用了新品种,扩大耕地面积。……畜牧业尤其是牧羊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城市的资本又纷纷向农业渗透,加速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王铭《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拿破仑为什么能够成为皇帝?
(2)结合材料二,你如何看待拿破仑帝国的统治和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嘉永年间(1848-1854)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二 1869年8月,大村益次郎提出《兵部省前景规划》,力主尽快结束日本军制紊乱的局面,在全国实现统一军制。山县有朋也认为:“欲完成维新之大业,必须打破列藩割据之弊,实行中央集权,巩固政府基础。而欲实行中央集权,巩固政府基础,就必须建立帝国陆军,统全国兵权于中央。”
——《日本的明治维新》
材料三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明治维新也存在不足和局限,主要是明治改革的显著不平衡性、不彻底性。改革涉及物质、体制和精神三个层面,物质层面比较容易通过引进、移植来实现新旧更新,日新月异,成就惊人。在体制方面,实现新旧更替要难一些。……精神层面属于深层次,明治年间这方面的实质性进展很有限。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把烈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大村益次郎和山县有朋的主张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2)材料三体现日本明治维新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具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19世纪末日本又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4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改革后在体制、精神上具有局限性的史实。(3分)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公元400-1998年)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均增长速度(%)
材料四 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1)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两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走势。
(2)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
(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美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他们就科技、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讨论……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系的问题交换意见。
——《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2月29日)
材料二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州,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对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三 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得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
——李植坍《20世纪世界史》
材料四 1983年1月,中曾根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
——丹尼斯·T·雅斯托莫《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60、70年代推动中国与美日两国关系逐步正常化的主要因素。
(2)依据材料三、四概述20世纪70、80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与美日两国未来关系发展态势如何?
阅读下列表格。
举办时间 |
举办国家 |
举办城市 |
名称 |
主题 |
1851年 |
英国 |
伦敦 |
万国工业博览会 |
无 |
1876年 |
美国 |
费城 |
费城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 |
无 |
1889年 |
法国 |
巴黎 |
法国第四届世博会 |
无 |
1933年 |
美国 |
芝加哥 |
芝加哥世博会 |
一个世纪的进步 |
1958年 |
比利时 |
布鲁塞尔 |
布鲁塞尔世博会 |
科学、文明和人性 |
1970年 |
日本 |
大阪 |
日本大阪世博会 |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
2010年 |
中国 |
上海 |
上海世博会 |
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 |
2012年 |
韩国 |
丽水 |
丽水专业世博会 |
自然的海洋及海岸: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
2015年 |
意大利 |
|
米兰世博会 |
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
(1)费城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中展出的最新产品与年英国万国工业博览会相比,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
(2)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前后世博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简要分析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给我国带来的重要影响。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元代以前,中央王朝的统治势力,尚不足以直接控制西南边疆,滇、川、黔、桂各地,仍然通过当地林立的土司进行间接统治。元代在西南地区频繁用兵,贵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并在湖广、四川、云南建立行省,朝廷直接派官管辖。入明以来,为了实现天下一统,自然要着手经营西南,谋求云南边疆的巩固,同时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把贵州作为湖广、四川、云南、广西的重要交通枢纽,使整个西南连成一体,纳入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统治下的国家版图,实现谋求疆域扩大和封建大一统的政治理想。
材料三:1916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乃通电全国,反对帝制,宣布云南独立。唐、蔡、李并在各界大会上发表演说,宣布独立的意义,会后高呼口号,有“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中华民国万岁。”史称“云南起义”。
材料四: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汗、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
材料四 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汗、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就有4—6名工人献出生命。
(1)据材料一中图10回答,秦朝在西南地区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清时期是怎样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的?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果怎样?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据材料一中图11和材料四,说明抗战全面爆发后我国公路分布的变化及新建公路在抗战中的主要作用,在滇缅公路修建中,各族人民表现出怎样的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
2010年,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世博会是由各国政府组织举办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与奥运会一起,被称为当今世界的两大顶级盛会。各国在举办世博会时一般要建设标志性建筑,其中有些已成为城市乃至国家的象征。在1992年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世博会开幕前夕所发行的四枚纪念邮票,画面分别为曾经举办过世博会的城市和标志性建筑。
材料一 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开幕,博览会新建的展馆首次将钢铁构件、玻璃和层压板结合用于建筑物的建设中,被形象地誉为“水晶宫”。(图1)
材料二 法国巴黎是举办世博会最多的城市,留下的经典建筑也最多。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举办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高320米、由18000多个钢制构件和数百万个铆钉组装而成。埃菲尔铁塔被称为现代铁塔之父,现已成为巴黎和法国的象征。(图2)
材料三 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上,中心建筑是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形展馆,这是一座放大了160亿倍的铁原子模型,它象征着人类希望安全、和平地应用原子能。(图3)
材料四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最受关注的作品莫过于日本现代艺术大师冈本太郎设计的太阳塔和美国馆中由阿波罗登月带回的月亮石。(图4)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届世界博览会选定在英国举办。请列举当时水晶宫中可能有的机器设备展品。
(2)埃菲尔铁塔反映了当时工业领域的什么巨大成就?
(3)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的中心建筑是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形展馆,反映了人类希望安全、和平地应用原子能。为此,1957年西欧六国针对和平利用原子能签订了什么条约?有何意义?
(4)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的作品向世界展示了怎样的特定寓意?中国能否参与大阪世博会?为什么?
(5)你认为以上几张邮票中贯穿的主线是什么?
“宁波帮”形成于明朝,崛起于鸦片战争后的上海,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近代中国工商业的风风雨雨,留下了“宁波帮”浓墨重彩的一笔。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商帮中,不仅有“山西帮”的晋商,也有“安徽帮”的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的“宁波帮”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
材料二 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
——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宁波崇商敬贾的社会风气愈益浓烈。清末民初人士张原炜指出:“海禁弛而互市起,商业更为世重。大商豪贾,俨然与操国柄者相息消,势位骒隆,才者益以起。”宁波以商起家者衡宇相望,甚至出现了“满路皆商贾,穷愁独缙绅”的世情。
材料四 为了阻止外国商船北上,乾隆曾经试图提高宁波等港口的关税,但是令他惊讶的是,英国商船宁愿多交关税也要去浙江贸易。愤怒之下,1757年乾隆断然决定:以后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地贸易。
——郎咸平《天下宁波帮:诚信、团结、现代商业意识》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宁波帮”与“晋商”、“徽商”在经营理念上的差异之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所产生的经济根源。
(3)联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宁波帮“崛起于五口通商后,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4)联系以上材料分析归纳以“宁波帮”为代表的浙江商人的特点。同时分析指出“宁波帮”企业在近代发展中的阻碍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材料三 “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材料四 根据1875年宪法,第三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由间接产生。
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举产生,与参众两院议员一样有立法创意权,法律须经总统公布、监督并保证施行,总统签订的条约如涉及领土问题,须经议会通过。总统非经两院同意,不得宣战……宪法对于责任内阁的组成并无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上,与英国大体相似。
材料五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和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帝国没有内阁,只有一个首相,所有官员都只对首相负责,而首相则对皇帝负责……帝国的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以上材料均引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六 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图中政权结构模式和材料二、三它们反映了两地政治制度的何种差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你认为这两种政治制度各有何利弊?
(2)根据材料四、五指出19世纪晚期,法国和德国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从国家元首的职权、议会的产生及议会与内阁的关系方面比较两种政治体制的异同。
(3)根据材料六及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2010年,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世博会是由各国政府组织举办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与奥运会一起,被称为当今世界的两大顶级盛会。各国在举办世博会时一般要建设标志性建筑,其中有些已成为城市乃至国家的象征。在1992年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世博会开幕前夕所发行的四枚纪念邮票,画面分别为曾经举办过世博会的城市和标志性建筑。
材料一 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开幕,博览会新建的展馆首次将钢铁构件、玻璃和层压板结合用于建筑物的建设中,被形象地誉为“水晶宫”。(图1)
材料二 法国巴黎是举办世博会最多的城市,留下的经典建筑也最多。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举办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高320米、由18000多个钢制构件和数百万个铆钉组装而成。埃菲尔铁塔被称为现代铁塔之父,现已成为巴黎和法国的象征。(图2)
材料三 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上,中心建筑是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形展馆,这是一座放大了160亿倍的铁原子模型,它象征着人类希望安全、和平地应用原子能。(图3)
材料四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最受关注的作品莫过于日本现代艺术大师冈本太郎设计的太阳塔和美国馆中由阿波罗登月带回的月亮石。(图4)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届世界博览会选定在英国举办。请列举当时水晶宫中可能有的机器设备展品。
(2)埃菲尔铁塔反映了当时工业领域的什么巨大成就?
(3)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的中心建筑是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形展馆,反映了人类希望安全、和平地应用原子能。为此,1957年西欧六国针对和平利用原子能签订了什么条约?有何意义?
(4)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的作品向世界展示了怎样的特定寓意?中国能否参与大阪世博会?为什么?
(5)你认为以上几张邮票中贯穿的主线是什么?
“宁波帮”形成于明朝,崛起于鸦片战争后的上海,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近代中国工商业的风风雨雨,留下了“宁波帮”浓墨重彩的一笔。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商帮中,不仅有“山西帮”的晋商,也有“安徽帮”的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的“宁波帮”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
材料二 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
——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宁波崇商敬贾的社会风气愈益浓烈。清末民初人士张原炜指出:“海禁弛而互市起,商业更为世重。大商豪贾,俨然与操国柄者相息消,势位骒隆,才者益以起。”宁波以商起家者衡宇相望,甚至出现了“满路皆商贾,穷愁独缙绅”的世情。
材料四 为了阻止外国商船北上,乾隆曾经试图提高宁波等港口的关税,但是令他惊讶的是,英国商船宁愿多交关税也要去浙江贸易。愤怒之下,1757年乾隆断然决定:以后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地贸易。
——郎咸平《天下宁波帮:诚信、团结、现代商业意识》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宁波帮”与“晋商”、“徽商”在经营理念上的差异之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所产生的经济根源。
(3)联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宁波帮“崛起于五口通商后,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4)联系以上材料分析归纳以“宁波帮”为代表的浙江商人的特点。同时分析指出“宁波帮”企业在近代发展中的阻碍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材料三 “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材料四 根据1875年宪法,第三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由间接产生。
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举产生,与参众两院议员一样有立法创意权,法律须经总统公布、监督并保证施行,总统签订的条约如涉及领土问题,须经议会通过。总统非经两院同意,不得宣战……宪法对于责任内阁的组成并无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上,与英国大体相似。
材料五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和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帝国没有内阁,只有一个首相,所有官员都只对首相负责,而首相则对皇帝负责……帝国的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以上材料均引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六 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图中政权结构模式和材料二、三它们反映了两地政治制度的何种差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你认为这两种政治制度各有何利弊?
(2)根据材料四、五指出19世纪晚期,法国和德国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从国家元首的职权、议会的产生及议会与内阁的关系方面比较两种政治体制的异同。
(3)根据材料六及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0年,列宁约见了一位来访的老农。列宁问:“依你看,现在农村里主要的问题在哪里?”老农回答说:“我看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一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材料二:就在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动工了。10个月后,工厂建成投产。这个奇迹般的速度,来自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有效动作,也来自苏联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利用。
拖拉机厂的建设者,除了苏联人,还有美国人和德国人,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就有730名。斯大林后来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1932年时,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800人。
与欧美国家的整体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不仅是苏联的工业化成就,还有苏联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1)老农所说的“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列宁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苏联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4)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苏联和美国在应对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对我国经济有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材料二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皇国王来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嘎尔尼)前来祝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革有济者。”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请回答:
(1)材料一在对外方面的主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外交关系方面的影响。
(2)材料三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开发浦东的设想。但却难以实现,而在20世纪末却喜获成功,造成这两种命运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5分)
(4)概括材料二、三、四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家提供的各种)制度对相对价格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动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影响。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化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的作用。
——摘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主要表现为: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主要以行政管理经济。这种模式在经济建设中取得过成就,但其弊病和问题越来越暴露出来。
——引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必修II)
材料三:(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需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年》
材料四: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邓小平(1979年11月)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对经济结构的演进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造成这一效应的有哪些主要制度和政策?
(2)为了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苏联、中国两国先后进行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在思想方面有哪两次突破?
(3)材料三中的“不应消灭”指什么?“改进和补充”指什么?,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30年代的美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和中国在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相同?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怎样认识国家制度和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